劉繼業罷職,縛于軍中,回到太原後再行定奪。”
稍稍恢復些冷靜的劉鈞,大概說出了聖旨中的內容。
劉鈞口中的太原尹名劉繼恩,是劉鈞的養子。
太原城中並非無宿將,可情勢發展到這一步,劉鈞哪裡還敢再將兵權交到異姓手中。
一聽劉鈞是讓劉繼恩去執掌兵權,趙華幾個箭步上前,取出御案上的毛筆在空白聖旨上飛速書寫起來。
旁人看趙華這麼急切,都只會以為趙華是憂心國事所致。
當以平生最快的速度寫完聖旨後,趙華將墨跡還未乾的聖旨放到劉鈞身前。
“速速蓋印!”
趙華緊盯著劉鈞,心中萬分期待著。
在段恆與趙華兩位權臣的迫切注視下,劉鈞拿出玉璽朝著聖旨重重按了下去。
當玉璽落印那一刻,段恆與趙華齊齊鬆了口氣。
段恆是在放鬆,終於有可能在兵變未發生前得以阻止。
劉繼業統率的兩萬精兵,並不是他的嫡系部隊,大多是河東本土子弟。
只要劉繼業不先發制人,形成裹挾之勢,聖旨到的那一日,劉繼恩接掌兵權並不難。
至於趙華放鬆的是:
“算一算,十日之期還未到。
萬幸!”
離開皇宮回到府中後,面對著閭丘仲卿的詢問,趙華大大的吐了一番苦水。
“劉鈞非愚笨之人,加之有段恆從中阻擾,此番入宮真是險象環生。”
訴完苦水後,趙華便開始邀功。
“劉鈞雖被說動,然他本欲派馮進珂南下,虧得是老夫在一旁力薦劉繼恩,劉鈞方才採納。”
一番訴苦,一番邀功,閭丘仲卿心知趙華的話不可全信。
然閭丘仲卿對這並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劉繼恩這人。
“趙公為郡侯付出,我定會如實回奏。
就是不知劉繼恩這人,才幹如何?”
見閭丘仲卿問到關鍵處,趙華撫須笑道:
“既為郡侯效力,我豈會薦舉有能之輩?
劉繼恩輕率無備,少恩寡義,易圖耳!”
聽聞此言,閭丘仲卿不由得與趙華相視對笑起來。
易圖,那便圖!
劉繼恩接到聖旨及天子節杖後,毫不猶豫的從太原城內啟程。
身為劉鈞的獨子,哪怕劉繼恩當下還未達成“親王京尹”的成就,可劉繼恩心中早將自身當成了大漢的儲君。
既是儲君,劉繼恩當然不能容忍有人傷害到大漢的社稷。
一向被劉鈞斥為平庸的劉繼恩,在主觀能動性的鼓舞下,自從太原出發後一路星夜兼程,充分發揮了“不辭辛勞”的優良作風。
不過數日,劉繼恩就來到了壺關城外的漢軍大營中。
初聽聞劉繼恩到來,劉繼業是相當意外的,相反的是盧贊心中則充滿了喜悅。
不知劉繼恩所來何事的劉繼業,連親自帶人來到營外迎接。
豈知劉繼恩一見劉繼業,就高捧手中聖旨怒斥道:
“枉先帝對你恩重如山,你竟意圖叛國?”
劉繼恩此話一出,盧贊差點沒跳起來。
縱使是要削劉繼業兵權,哪有這麼唐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