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139章 一宴安心 施捨朝廷

河南道,青州。

張永德帶領著一眾家人,在禁軍的護送下,來到了青州城外。

青州的富庶,在中原遠近聞名。

張永德的家人,看著眼中壯闊的城池,臉上都有著雀躍之色。

唯有張永德,望著大開表示歡迎的城門,臉色慎重,不知在想著什麼。

開封城距離青州,藉助水運順流而下的情況下,不過幾日就可抵達。

而張永德三月初從開封城出發,五月初才抵達青州城外,整整走了近兩個月。

很明顯,張永德是有意在路上耽擱。

這一路上張永德帶領家人四處遊山玩水。

這停數日,那停數日,處處拖延下,整體時間就被大大拉長。

至於張永德這麼做,似乎是在向天下人展示他的歡樂之心,以此來打消一些不必要的猜測。

除卻這一原因外,張永德在心中是真的不太想來青州。

張永德是周朝外戚,卻能在宋朝得到趙匡胤的信任,他的政治嗅覺是相當敏銳的。

更不必說,他的兒子還跟隨了一個好主上。

在臨出發前,趙德秀曾透過張浩之口,希望張永德能在路上多多遊玩。

敏銳的政治嗅覺,加上趙德秀的隱晦提醒,讓張永德意識到,青州城可能會成為一個危險的漩渦。

儘管還不知具體會發生何事,但張永德自不會傻到貿然進入漩渦中。

“在城外紮營。”

正當家人要興奮的進入城中後,張永德下達了一道令他們不解的命令。

繁華街市就在眼前,何須露宿於野外。

有些家人對張永德表達了看法,卻遭到了張永德的訓斥。

張永德在家中威望深重,他訓斥後,家人中再有不願者,亦只能聽命行事。

張永德的謹慎是必要的。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一舉一動,正被城內的一人注視著。

在張永德選擇於城外紮營時,城內一處豪華宅邸內的一人,收到了這一訊息。

這人正是麻希孟。

麻希孟早年為劉銖錄事參軍,深得劉銖信任,為他聚攏了大量錢財。

麻希孟聚攏錢財的手段,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一方面是壟斷鹽、鐵、酒等方面的買賣,另一方面是賣官鬻爵。

最後一方面是誣陷平民為叛賊盜匪,趁機將他們的家產罰沒。

後劉銖被郭威誅殺後,麻希孟將那些錢財據為己有。

“黃金萬鎰、絹帛十萬匹”。

雖說民間猜測會有一定誇大性,但眾所周知的是,劉銖死亡後,麻希孟一躍成為青州首富,卻是不爭的事實。

時人稱他為“麻十萬”。

而在成為青州首富後,麻希孟並未一味沉浸在喜悅中。

麻希孟深知,亂世之中若無官員相護,他有再多的田產、財產,都難以稱得上安全。

深知這一點的麻希孟,在數年間拿出大量錢財賄賂官員。

麻希孟賄賂的官員,除去青州本地外,還有著許多汴京的。

錢財開路,讓麻希孟在青州當地愈發風生水起。

“兼併良田萬畝,及淄州之域。”

就連隔壁州縣的田畝,也有一部分實際控制在麻希孟手中。

錢財開路的手段,還讓麻希孟成為青州當地官員交口稱讚的“善人”。

良好的名聲,成為了麻希孟的另一護身符。

周世宗時期,亦時有打擊地方豪強的舉措,然在良好的官聲下,麻希孟每次都能逃過打擊。

斂財、護財的過程中,讓麻希孟意識到權力相護的好處。

故而當得知張永德要來青州任職後,麻希孟喜不自勝。

張永德曾是禁軍大將,又曾是天子的恩人,儘管張永德當下兵權不在,但張永德多年攢下的政治資源在。

麻希孟覺得,他若能攀上張永德這棵大樹,有著張永德政治資源的庇護,淄州的良田,他有信心這數年間亦能全部拿下!

在心中的暢想下,麻希孟本來是等著,待張永德入城後要好好設宴款待他一番的。

沒想到張永德都到城門外了,竟選擇在城外紮營。

張永德異常的舉動,引起了麻希孟弟弟麻希仲的懷疑。

麻希仲對麻希孟說道:

“張節帥不入城,是否與朝中近來的清查田畝一事有關?”

聽麻希仲說起這一事,麻希孟皺起眉來。

朝廷的詔書早就下達至青州城中,而剛收到詔書的那一日,青州官員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按詔書中內容行事。

他們率先來麻希孟府中,將這件事告知給了他。

得知此事後,府中上下多有擔憂者,麻希孟卻頗為鎮定。

後漢、後周、及至今朝,朝廷想清查天下田畝並不是新鮮事。

然就算是顯德五年的那場風波,青州麻氏不也是安然度過了嗎?

當年周世宗都有所妥協,麻希孟不覺得今朝能做得到。

麻希孟對張永德不入城一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張節帥出京,是受到了朝廷的猜忌。

猜忌在身,事事小心實屬正常。

青州是繁華之地,野外是苦寒之所。

張節帥能一日不入城,還能一月不入城嗎?

稍安勿躁。”

年逾六十的麻希孟,見過不少風浪。

麻希孟認為張永德不入城,完全是出於自保的心理,並不是象徵著什麼危險訊號。

在麻希孟的安撫下,麻希仲的情緒穩定了不少。

接著麻希孟便問道:

“朝廷使者,還有幾日到?”

在麻希孟的詢問下,麻希仲說道:

“據先前收到的訊息,想來再過兩日就能到達城中。”

聽到麻希仲的回答後,麻希孟點了點頭:

“將城內的千餘甲士隱藏起來,不要被使者注意到。

張節帥暫時不會入城,但朝廷使者是一定要入城的。

當下我們著重要做的,就是將朝廷使者給照顧好。

若能讓朝廷使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麻氏的好時光還在後頭呢!

你多花些錢財,探查下每位使者的詳細來歷。”

得到麻希孟的囑咐後,麻希仲連忙轉身離去。

在麻希仲離開後,麻希孟用老花的眼看著院外陰沉的天空,口中喃喃道:

“天子垂拱,賢紳治鄉,這難道不是聖人之治嗎?

天下,就應該是這樣的。”

望著頭上那片數十年都未變過的天,麻希孟的眼神不再渾濁。

大宋建隆二年五月,以盧多遜為首的朝廷使者,來到了青州城中。

一進入青州城,盧多遜就帶著幾位使者來到了官署中。

來到官署中後,盧多遜就見到了以青州刺史鄭文新為首的一眾府衙屬官。

在與鄭文新見過禮後,盧多遜問道:

“州內百姓上報田畝一事,府尊署理的如何了?”

在《清查田畝詔》中,州縣官府詳細登記境內田畝情況,是第一件要務。

面對盧多遜的詢問,身軀肥胖的鄭文新陪著笑臉道:

“朝廷新政,正在本州逐步進行中。

然本州田畝眾多,牽涉甚廣,一時之間難以理清頭緒,還望上使再多給些時日。”

鄭文新的回答,讓盧多遜眯起了眼睛。

盧多遜曾任過朝廷各部屬官,對當世地方的行政能力,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清查田畝詔》大約是三月底送至青州府衙中,至今一個多月的時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