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從被逐出桃花島開始

第59章 往事

待武成玉回到自家庭院,阿苦早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武家同齡的小姑娘不少,阿苦每日除了吃飯基本都在外面玩耍,比武成玉還要更加適應武家坡的生活,她天生愛笑,人緣極好。

武成玉回到書房,坐在臥榻之上,手中握著茶杯,思緒萬千,茶水微燙,他卻毫無所覺。

武正匯所說的事情,實在是始料未及,武家三房的確勢微了。

一切還要從當年武成玉的父親押鏢遭遇馬賊一陣風劫鏢之時說起。

揚武鏢局一直由三房掌管,以武正康為首的三房同輩兄弟,有六人在鏢局做事,當年走鏢時遭遇一陣風,敵眾我寡之下,六人拼死一戰,雖然斬殺不少賊人,卻也終究血戰而死。

除了他們六個,其他鏢師和趟子手,也都來自武家旁系和外姓,一共二十多人,無一生還,僅僅這些人的撫卹金,就讓三房有些傷筋動骨。

但這還不是最大的損失,那次走鏢能夠吸引一陣風的突襲,本身價值不菲,貨物均被一陣風搶走,鏢局按慣例必須雙倍賠償,這一下子就將三房庫中的銀兩掏空,還是長房和二房及時相助,才勉強將這件事交待過去。

自那以後,三房重要的產業揚武鏢局關門大吉。

武成玉當時太小,記憶裡只有自己父母的葬禮,哪裡知道整個武家坡有多少人家同時縞素。

葬禮結束後,武成玉跟著馮蘅遠走桃花島,可關於這次劫鏢和與一陣風的大仇又怎能不報。

後世之人都以為蘇州一帶的人性情溫和有禮,又有吳儂軟語的說法,以偏概全之下,總有人覺得蘇州人性格相對軟弱,殊不知這種說法是在清末才有的。

真實歷史上的蘇州,特別是明代以前,當地人也以剛強勇武著稱,四大刺客中的專諸和要離,可都是出自吳越之地。

具體到南宋時期,此時江蘇以北屬於金國,包括姑蘇在內的蘇南地區隸屬大宋,江蘇成了金國和大宋的交界之地,邊境之處時有摩擦,還經常有金國的小股軍隊跑到江南燒殺搶掠。

那馬賊一陣風,其實就來自金國境內,倚仗快馬如一窩蜂般進入蘇南劫掠,真正做到了來去如風,時常劫鏢或者打劫村落,遇到硬茬子就立刻逃回蘇北,一直以來蘇南的百姓都身受其害,卻無可奈何。

所以類似武家這樣的地方豪族,都重視培養家族子弟的武藝和悍勇之性,在這個時代,這樣的環境中,沒有一定的武力是立不住的。

武家在舉行完葬禮後,立刻著手報仇之事,因為死的都是三房弟兄,就由武正樑牽頭。

武正樑頗有手腕,一方面聯絡蘇南豪族,說動他們同仇敵愾,派出家中好手合圍一陣風,另一方面賄賂了姑蘇的官員,終於讓他們同意出兵圍捕。

武正樑費盡心思,多方籌劃,足足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不但找到一陣風的下落,還巧妙的利用誘餌將他們引入了包圍圈,一陣風貪婪之下不疑有他,一頭就紮了進去。

雙方剛一交鋒,一陣風就陷入困境,官兵圍在外圍,蘇南各家子弟將他們分割包圍,短短一炷香的時間就有一半馬賊被砍於馬下。

本以為這一次必然全殲一陣風,為武家已死的英魂和蘇南受難百姓報仇,可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有一夥強人突然殺入包圍圈,每個人都稱得上是高手,比起只練家傳武藝,沒有高深功法傳承的豪族子弟高出甚多。

尤其是為首之人,臉戴面具,武功之高為在場眾人生平所未見,他一馬當先,隨便一掌就有人立斃當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