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繼續說道:“其三,須得服從規矩,聽從指揮。還是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在少數服從多數的情況下,已然定下要擴大紡織廠的計劃,可若有人依舊不服氣,故意干擾大同社的行動,擾亂正常生產,這便是不遵規矩、不聽指揮。對於這等不聽號令的社員,先予以警告;若警告之後仍不改正,那就只能革除其社員身份。”
“同意!”其他社員紛紛舉手響應,他們也不認為這條有問題,既然不一樣執行他們的命令,那麼大家分道揚鑣也好。
徐晨見狀,笑著鼓掌道:“好!我等大同社今日便正式成立了。”
其他人見徐晨鼓掌,也紛紛跟著鼓起掌來,現場氣氛頓時熱烈非凡。眾人心中都湧起一股難以言表的悸動,皆覺得今日之舉,必將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待掌聲漸歇,徐晨詳細說道:“我等大同社的長遠目標乃是實現天下大同,但就目前而言,短期目標是救助米脂縣外的所有流民,協助米脂縣的農戶抗旱救災。咱們擴大紡織廠規模,就是為了讓流民能成為紡織廠的工匠,以紡織廠賺取的銀錢,養活流民,為他們建造房舍,助其過上溫飽無憂的日子。”
“同時,組建幫助農戶的打井隊,組織農戶進行生產,為乾旱嚴重的鄉村開鑿水井,解決米脂縣的乾旱難題,保住農戶的口糧,防止米脂縣百姓淪為流民。這便是我大同社眼下最為緊迫的兩大任務。”
劉永眉頭緊蹙,憂慮道:“這所需花費著實不菲吶。單是建造一座能容納上千人的紡織廠,幾百兩銀子斷然是不夠的。況且,咱們還要購置紡織機、羊毛、鐵器、木料等諸多物件,這恐怕又得花費上千兩銀子。先生,不知您可有這般雄厚的財力?”
在米脂縣,家中能有千兩白銀,已然算是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足以購置幾百畝土地,成為稱霸一方的大地主。
李文兵亦是一臉難色,道:“關鍵還在於打井的費用。雖說一口井不過十幾兩銀子,可若要徹底解決整個米脂縣的旱災,需開鑿數以千計的水井,這等耗費,恐怕連朝廷都難以承擔啊。”
徐晨卻依舊面帶微笑,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看似艱難無比、難以完成之事,只要咱們腳踏實地,一步步去做,便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就在此時,桑文輕聲說道:“奴家有五十兩體己錢,願交予先生,還望先生莫要嫌棄。”
徐晨略作思索,道:“如此,便算桑文姑娘在大同紡織廠有半成的股份。”
桑文剛欲出言拒絕。
徐晨卻趕忙說道:“付出便有回報,此乃我大同社理念之一,還請桑文姑娘莫要推辭。”
劉永緊接著道:“某亦有三十兩私房錢,願投入到紡織廠當中。”
徐晨笑道:“那便算你有三分的股份。”
各位讀者,求投票,這樣本書才有更好的舉薦票,上個星期平均還有200票左右,但昨天勉強上百,今天到現在只有二十幾票,求各位支援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