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從西北再造天下

第41章 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

徐晨微微點頭,道:“正是,《大同報》便是屬於我等大同社的邸報。”

李文兵苦笑著搖頭道:“先生,您實在是高估我等能力了。印刷書籍的成本極為高昂,縱觀天下,也唯有朝廷才有那般財力去興辦邸報啊。”

徐晨自信一笑,道:“某知曉一種蠟印之法,憑藉此法,可在極低的成本下印刷書籍。”

徐晨心中明白,以前在學校之時,他曾見識過類似的印刷方式,所以對此記憶猶新。

李文兵聽聞,頓時眼前一亮,道:“先生既有如此奇妙之技術,那某便毫無問題了。”

劉永欲言又止半天,最後還是小聲說道:“某隻怕此舉會得罪鄉紳,沒有他們的支援我們大同社將會寸步難行。”

徐晨呵斥道:“人都快要餓死了,還怕得罪人,更不要說我大同社建立以來,那些鄉紳又給過什麼支援?”

巡視米脂鄉村的這兩個月,徐晨很壓抑,很難受,他那個時代沒有見過真正的地主的,他對地主的想象就是兼併土地,盤剝農民,但具體怎麼兼併他是不知道的。

現在他知道了,逼死家裡的青壯吃絕戶,吞併土地,妻兒被賣為奴。

陷害農戶,讓他們為自己家的雞犬,設靈堂,買棺材,逼得農戶賣田賣地。

誣陷通匪,私設刑堂這都不算事了,地主有幾十種方法能吞併農戶的土地。徐晨這時候才發現每一個封建陋習的背後都有算計和利益,套用句老話來說,地主階級自誕生之日起,就充滿了血腥和罪惡。

就米脂鄉村的現狀,大明不亡簡直天理難容,要不是時機不成熟,他都想馬上造反。

劉永看到其他滿臉怒意的大同社成員,終於不說話了。

徐晨最開始的勞動篩選終究是起效了,大同社當中像劉永這樣大地主出身的就他一個,其他讀書人出生即便是自耕農就是小地主,但依舊要勞作才能生存下去。說是讀書人,但他們沒有功名,依舊是受壓榨的物件,王府的徭役,衛所徭役,加上階級固化,舉人以上的功名被那些大家族壟斷,他們本身對米脂士紳階級極其不滿。

徐晨神色莊重,繼續說道:“抗旱會的農戶,乃是我等大同社的根基所在。因為他們對改變自身命運的渴望最為迫切,天然地需要我等大同社為他們爭取生存的權利。所以,我等要讓抗旱會變得更加規整有序。某決定成立抗旱社總部,下轄財政、農業、打井、仲裁、教育、衛生六組。

同時每個村安排一名實質的文員,負責宣傳衛生,教育農夫,仲裁鄉村之間的矛盾,上傳下達的任務,身為大同社的一員,都應當積極投身到建設鄉村的大業當中去!”

“同時為了預防土匪,護衛隊擴充到100人。”

現在雖然還不是造反的時機,但準備工作卻要開始了。

求推薦票,月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