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從西北再造天下

第38章 抗旱會的燎原之勢

後面鎮川寨,馬蹄溝莊,三川莊等村村民紛紛找到徐晨,要加入抗旱會。

不到一個月時間抗旱會就吸納了14個村莊近萬餘人口,打井隊更是由兩支擴張到5支,以滿足越來越旺盛的打井需求,打井隊走到哪裡,村民的歡呼聲就來到哪裡,米脂鄉野都能聽到“砰砰砰”的鑽井聲音,14個村莊,4萬畝土地都得到了井水的灌溉。

不過抗旱會的擴張,也出現了一個徐晨意料之外的事情,有不少村民送病人到他這兒來醫治,但徐晨找半天也找不到病徵,他還以為是自己醫療技術差,找不到原因。

結果病人在他這裡喝了幾口粥之後居然恢復過來了,不是一個兩個病人是這樣的症狀,可是幾乎所有病人都是這樣。

徐晨差點以為米粥是包治百病的良藥,後來經過和這些人交流他才知道,這些人是餓暈的。

現在本就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這些村民家中的糧食不多,為了加入抗旱會,得到使用水井的權利,他們把家中不多的糧食給上交了,這些天靠著吃草根,吃野菜度日,最後因為扛不住飢餓昏倒了。

他本以為5升糧食已經很少,家家戶戶都該拿的出來,卻沒想到這5升糧食成了壓垮這些村民最後的稻草了。

尤其是當他聽到,有不少村民已經打算借村裡地主的高利貸,度過秋收之前這一個月的危機。

但這個時代的高利貸哪裡借的。有一個叫人參娃的動畫片就很形象的介紹了這個時期的高利貸。

講一個放牛娃得到人參精的幫助,想要用一顆人參來償還自己欠下地主的債務。

結果地主奪過人參,用算盤噼裡啪啦的算了一通道:“你欠我的還清了。但你爺爺欠我的,你父親欠我的還沒有還清。”

主角家三代為地主做牛馬,得到了三輩子的債務。

徐晨當即通知劉永運輸糧食過來,而後透過抗旱會向所有村民宣傳,缺少糧食的村民可以向抗旱會借貸,一年只要1分的利息,一個月的利息一厘。

有這樣的好事,十四個村有困難的村民向抗旱會借貸糧食,都不找同村的地主去借糧了。

地主們著急道:“你們不要被抗旱會的人給騙了,到時候欠了抗漢會的高利貸,三輩子也還不清。”

農戶鄙夷道:“抗旱會放不放高利貸俺們不清楚,但你放的高利貸後果是什麼?俺們可看多了。”

這些地主在同村人眼中根本就沒有信譽,他們情願相信抗旱會也不會相信同族的地主,抗旱會最起碼真給他們打了一口井。

農戶的態度氣的那些地主直跳腳,本來這樣青黃不接的時候,低價吞併田地最好的時候,結果徐晨和他的抗旱會,直接把這些地主的如意算盤給砸了。

都掉出新書榜了,求舉薦票和月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