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名字,楚延不禁想笑。
上回只有迎春、湘雲兩人,這次足足多了二十餘個。
除開把探春、惜春,寶釵、寶琴,妙玉、岫煙都加上外,還多了十餘個史家、王家未出閣的姑娘們。
林黛玉的名字,混雜在一眾女孩子閨名中,顯得毫不起眼,介紹她的文字也很簡略:
“故順乙亥年探花林如海之女黛玉,母賈敏,纖弱聰慧,品性高潔,然先天體弱,有不足之症。”
再看其他人介紹:
“故順紫薇舍人之後,皇商薛氏女寶釵,母王家女,幼承庭訓,通《女則》《孝經》,工針黹中饋,擅詩書,性行淑均,肌態豐豔,德容兼備,為諸女之冠。”
“薛氏女寶琴,寶釵之堂妹,姿容絕代,丰神靈秀,性穎悟,精通文墨,曾隨父親遊歷名山古蹟,通弗朗機語、暹羅文。”
“賈家女探春,故順賢德妃之妹,母趙姨娘,削肩細腰,長挑身材,性敏志高,儀態端方。”
“故順太僕寺少卿趙氏女,因是帶髮修行的尼姑,俗名棄之不用,法名妙玉,擅茶道,常誦佛經,品性孤傲,青燈古佛為伴,僧衣窈窕,別具風情。”
楚延笑了,別的人不敢說,但妙玉的呈報冊子,一定是出自賈璉之手!
僧衣窈窕這種混賬話,他能在賈政眼皮子底下寫出來,真是很不容易——前面寶釵、寶琴等人的文字都很正經,一到妙玉就畫風變了。
穿越來十餘年,楚延也見識過古代的佛寺廟庵是什麼樣的,許多庵裡的香火錢,都是靠接待男人來庵裡上香得來。
賈璉是國公府的公子,未必去過這些尼姑庵,但肯定有所耳聞,又因他沒見過妙玉,所以就靠猜想和體道聽途說,推斷妙玉是“僧衣窈窕”。
四字足以道出尼姑之好處。
想來也是,賈家把妙玉這一個帶髮修行的尼姑給呈報上宮裡,自然要寫清楚為什麼。
楚延也確實沒試過尼姑,打仗破城後,得到的都是良家女,行孟德事。
“妙玉雖然也是十二釵,但性格怪癖,還是往後放吧。”
壓下心思,楚延把史家、王家的這些紅樓夢裡沒出現的女孩名字和介紹,草草看了一遍。
林黛玉就藏在這一群女孩子當中,還著重寫了她從小身體不好,簡直就是暗示不要讓她進宮!
再推測賈家的意思,很顯然,是主推寶釵之意,其他女孩子雖然也用諸多筆墨描寫,寶釵卻直接給出“諸女之冠”的評價。
這斷然不是出自賈璉之手,而應該是王夫人、王熙鳳等熟悉薛寶釵的人,甚至可能是賈母,因為在紅樓書裡,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出色是得到她們認可的。
“看來,賈家還很不服我。”
楚延放下名單,朝戴為笑道。
戴為仔細琢磨,卻想不通大王為何這樣說,他解釋道:“大王,方才賈家人設了香案,一家人叩謝您饒恕他們沒有抄家,史家、王家、薛家、刑家也都叩謝了。”
楚延隨口說道:“如果他們真的服氣,就該把林妹妹寫在前列,還畫蛇添足寫什麼她有不足之症……家中年輕貌美的女人也沒寫上,不把賈家當做被抄。”
戴為聽了大怒,請纓道:“想必是大王您暫且饒過他們,使他們恃寵而驕,我回去帶人將賈政等拖出來打一頓板子,他們才敬著大王!”
“不必。”
楚延搖頭,“先放著,我暫時沒空收拾他們,你回去罷,有訊息再進宮。”
“是,大王!”
戴為告辭離去。
騎馬回去的路上,他一直在想這件事。
大王能在百忙中抽出空來見他,可見大王有意納賈家女子——不止閨閣姑娘,也包括哪些嫁了人的。
大王忙著政事,沒空收拾賈家,但想靠賈家領悟大王意思,還不知什麼時候。
回到賈家,戴為讓賈家的僕役去叫賈璉來。
“大人!”
賈璉上前作揖行禮,滿眼期待的看著。
戴為坐在榮國府正門後一張椅子上,先打量了他兩眼,才不緊不慢的問:“大王提到了一個姓林的姑娘,稱呼她為林妹妹,你可知是誰?”
賈璉一愣,心中霎時間驚濤駭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