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爹味兒就太重了,會引人反感的。
對付真正的小孩子或許可以。
但是唐三可是外表看似小孩,靈魂卻是成年人的名偵,不對,殺手,就需要用潛移默化的影響方式。
一個成年人的人格能否被影響和改變呢?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認為,人和動物是沒有兩樣的,種種行為都受到性衝動的影響,人格因幼年時的遭遇和經驗而定型,成年後不會有任何改變。
個體幼年時的性衝動遭遇挫折,就會陷入精神失常的狀態。
而榮格卻認為人類具有高尚的品格,其成年後,希望和崇高理想依舊能塑造人格。
榮格相信,應該從當下,而不是從過去尋找心理問題的原因。
很顯然,榮格的理論更加符合實際。
現實中的很多例子都能夠證明他的觀點。
比如藍星上二戰時期發生的那些事,就深刻說明了一個成年人的性格、思想和信仰都是可以被影響並改變的。
更何況此時的唐三靈魂雖然是成年人,但他身體卻還是小孩,會受到激素的影響。
所以這個時期引導唐三還是很有可行性的。
如果是後來從殺戮之都出來的唐三,那就多半是沒救了。
實際上,塵鋒很懷疑後來唐神王之所以變得抽象,殺戮之都的經歷恐怕佔了很大一部分。
在確定了用思想影響唐三的基本方針後,塵鋒便開始思考對唐三的具體引導手段。
榮格大師說過,希望和崇高理想可以塑造一個成年人的人格。
崇高理想塵鋒現在雖然有,但是因為他還是個小屁孩,所以說了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但是希望就不一樣了。
原著中這個時期的唐三心裡有希望嗎?
其實是有的,但是並不強。
想想也知道,上輩子的唐三已經完成了佛怒唐蓮,算是完成目標後穿越,沒什麼執念了。
如果是正常人,這時候便會開始考慮擁抱新的生活。
然而在唐三穿越之後,村子裡面除了村長老傑克出於職責和憐憫,偶爾會關心他之外,並沒有更多的社交。
他爹唐昊不管他,村子裡的其他小孩也不太看得上他,因為他家裡太窮。
可人是個社會動物,長時間缺愛和沒有社交,是會讓人被逼瘋或者是自閉的。
哪怕是宅男,也要有網路才行啊。
得不到愛也沒有網路還沒有社交,時間長了,那就只能是不在沉默中瘋狂,就在沉默中自閉了。
而唐三上輩子專注於研究佛怒唐蓮,很顯然也沒什麼社交可言。
換句話說,他已經孤獨缺愛了三十多年,這還怎麼讓他對生活抱有希望?
所以原著中的唐三可不就只能專心修煉唐門功法了嘛。
哪怕是修煉遇到瓶頸了還一個勁兒的修,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該幹什麼,對生活充滿了迷茫。
作為一個成年人,來到這個新世界六年了,都沒有想著對這個世界進行任何瞭解,不去理會自己來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是危險還是安全?是平靜還是動亂?
這問題明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