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廠的單子斷了,供銷社不增量,新開拓的幾個小代銷點量太小了,老.二飯店的用量穩定,但也撐不起整個廠子的運轉。
李慧敏知道產出遠大於銷路,這樣撐不了幾天,錢像水一樣往外流。
縣招待所那邊遲遲沒訊息,吳主任還是沒給她回覆,李慧敏騎著車又跑了一趟,人沒見著,守門的說主任開會去了。
她留下話,掉頭去了小菜園市場管理處,
沈君義正低頭寫什麼,看到李慧敏,他愣了愣,“怎麼了?”
李慧敏有些不好意思一直打擾他,可是為了廠子,只能硬著頭皮開口,“招待所吳主任那邊,我跑了三趟,樣品送了,話也說了,他總說研究研究,你看……能不能幫忙個話?”
沈君義放下筆,手指在桌上點了點,“他們合作的老點心鋪子,是縣裡老關係,換了得罪人。”
李慧敏心沉了沉,明白裡面的彎彎繞繞,“那……沒辦法了?”
沈君義沒再說話,他也不好插手這事。
回到廠裡,王大嬸正帶著新來的張嬸母女熟悉磨粉機,老張頭的婆娘姓趙,看著就是能幹的,閨女小翠才十七,手腳也麻利。
田大娘在清點剛做好的豆糕,愁眉苦臉,“慧敏,這又出兩屜,庫房快堆不下了。”
李慧敏看著白騰騰的豆糕,眉頭緊鎖,她想了想,開口:“大牛哥呢?”
田大牛應聲跑過來。
“裝上三輪車,跟我走。”
“去哪?”
“賣豆糕。”
李慧敏和田大牛騎著裝滿豆糕的三輪車,沒去供銷社,也沒去小賣部,直接去了縣城最熱鬧的十字街口。
她掀開三輪車上蓋的乾淨白布,露出碼放整齊,冒著熱氣的豆糕。
“新鮮豆糕,剛出鍋的豆糕,又香又糯。”李慧敏扯開嗓子就喊。
田大牛愣了一下,也跟著喊起來,“豆糕,好吃的豆糕。”
八十年代中期的縣城街頭,這種直接擺攤叫賣的不多,尤其賣的是點心。
李慧敏豁出去了,她切了幾塊豆糕放在乾淨盤子裡,切成小塊,“來,大家嚐嚐,不要錢,好吃再買。”
看熱鬧的圍了上來,有嘗的,嚐了覺得好,問價錢。
李慧敏定的價比批發給供銷社的零售價還便宜點,“一毛錢一塊,買五塊送一塊!”
田大娘蒸的豆糕分量足,用料實在,豆香濃郁,嘗過的人,大多都掏錢買了。
有人買一塊嚐嚐鮮,也有人一下買五塊帶回家。
田大牛忙著收錢,打包,李慧敏負責吆喝和切試吃品,一個上午,三輪車上的豆糕竟然賣掉了大半。
田大牛數著手裡皺巴巴的毛票和鋼鏰,又驚又喜,“慧敏姐,真賣出去不少。”
李慧敏抹了把汗,嗓子有點啞,“東西好就不怕沒人買,明天還來,下午去別的路口轉轉。”
這法子笨又累,但能回點現錢,更重要的是,直接面對吃的人,能聽到最真實的反應。
下午,李慧敏讓田大牛拉著剩下的豆糕去城西機械廠門口賣,她自己回了廠裡。
剛進門,王大嬸就迎上來,臉色有點古怪,“慧敏,劉印蘭來了。”
李慧敏眉頭一擰,劉印蘭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褂子,頭髮梳得光溜,正站在院子中間,眼睛滴溜溜四處張望。
看到新添置的大蒸鍋和案板,還有穿著統一圍裙幹活的趙嬸母女,眼神又羨慕又嫉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