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底,龍宮,都天烈火陣旗懸空,按六十四卦分佈,赤焰煌煌,將整座宮殿籠罩,又有無數靈砂掩藏,就算大羅神仙來了,也難以破開。
不過,即便如此,碧雲依舊選擇再加一重保險,入葫中洞天內煉丹。
這座方圓數百里的小天地,經過黃巾力士修整、重建,亭臺樓閣,飛簷斗拱,儼然天宮一流,孤峰闢了數十石室,有修行之地,也有煉丹之所。
碧雲盤坐靜室石榻之上,攢聚真火,化作爐鼎。
真身無有煉返先天之機緣,但也藉助半團祖龍之炁,修成神目,煉就燭龍水法火法。
雖然天工爐在化身處,還沒取回,但以現今火法的造詣,加上天遁鏡、金光烈火劍相佐,有無丹爐,區別不大。
煉丹與煉寶有相似之處,卻非等同,靈藥珍貴且脆弱,火法足夠精妙,直接煉化,反倒更容易控制火候。
這次煉的九轉還金丹與六陽換骨瓊漿,較百鍊靈丹省去許多功夫,僅需將藥材以及萬年玉髓分別祭煉一次,然後融匯一處。
只是煉藥成液、凝液成丹時,需以純陽真氣施法,經手足太陽、陽明、少陽六經,打入對應符篆,需要費些心神。
蜀山凌虛子崔海客,之所以用了百年光陰,一是三千七百餘種草藥難尋,二是因為他是旁門之仙,肉身、元神皆非純陽,法力中也蘊藏陰氣,需借太陽真火等等天地孕育的火行之物,小心祭煉。
天遁鏡是用廣成秘法煉就純陽之寶,碧雲肉身,也早已煉到純陽,法力精純至極。
這丹方,乃是蜀山無數仙人多年智慧精粹,走的是化腐朽為神奇的路數,胡亂添減是禍非福。
哪怕碧雲先後參悟過純陽丹書與八景丹法,一時也尋不出半點破綻,也就沒有“靈機一動”了。
如此,煉了三月光陰,真火凝聚鼎爐之內,丹藥漸成。
嗡。
真火散去,現出九粒白瑩瑩,玉石般的丹丸,另有一團金光熠熠神液,便是九轉還金、六陽換骨兩種神藥。
“終究要感謝九龍島聲名山一脈,要不是得了瘟神藥園,又得以去往火雲洞,誰知還要多少年月,才能將靈藥湊齊?”
碧雲看著氣象甚是不俗的仙丹神液,拿出玉瓶、葫蘆分別裝盛,單取一份,懸空放置。
這兩種丹藥,同源而出,堪稱蜀山旁門第一神藥,某些方面,還要勝過峨眉大還丹,非但能夠脫胎換骨,改善資質,還能省去六甲子苦功,軀殼損毀,只要元神造詣足夠,立刻便能復原。
若在北海時煉成此藥,敖雪兵解之後,甚至無需轉世,立時便能返本歸元,恢復道行。
封神蜀山兩界,也就碧雲一人,能夠倚仗法門、天材地寶之便利,先後煉成百鍊靈丹、純陽築基丹、九轉還金丹以及六陽換骨瓊漿。
當然,要說真正享了便利的,卻是如今唯一的真傳韓毒龍。
這小子入道之初便被妖丹藥酒打通經脈,服下純陽築基丹,從陳塘關歸來,又吃了九轉百鍊靈丹,未經碧雲苦,享了碧雲福。
不過,福禍相依,順風順水的同時,也少了磨練,失了敬畏之心。
煉氣士也好、劍仙也罷,根骨很重要,卻非成就上乘功果的唯一因素。
封神世界,有被認為無緣仙道,早早失了元陽,卻最終肉身成聖的李靖,蜀山也不乏裘芷仙那般,失了真陰,根性大損,依舊勤勉修行,成就地仙的存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