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封神修煉蜀山法

第242章 女媧宮題詩

天幕日月星辰流轉似梭,光陰快過任何一道劍光。

不覺間,三年匆匆而過,竟到了帝辛繼位的第七年。

這三年間,大商咽喉腹地戰事未歇,聞仲與袁洪,各自率軍,互有勝負。

奈何大旱依舊,梅山冰夷坐鎮,雨雪如常,境下孟津、澠池二地,流民漸多,兵民合種,也不愁糧草。

大商卻被拖入無底漩渦,朝歌國庫損耗甚巨,九州八百路諸侯,在數次上供錢糧之後,漸漸生出民怨。

聞仲也曾請同門助陣,但外門已無多少厲害援手,十天君閉關煉陣,內門餘元、火靈聖母,各自參玄悟道,以期功行有進。

於是,梅山六怪在冰夷幫助下,得以維持住一塊方圓萬餘里的地盤,認真耕耘。

這個以妖怪為核心,流民散兵做根基的勢力,生生將大商最重要的股肱之臣耗住。

失去了定海神針的朝歌朝堂,逐漸生出亂象。

這日早朝,金鑾殿上,文武百官按班次列位,殷受一夜御十女,精神煥散,邁著略有些虛浮的腳步,緩登金階,命當駕官傳諭:“有奏出班,無事散朝!”

大殿之內立著的,最次也是大夫之類,宰相商容、亞相比干,鎮國武成王黃飛虎、大將魯雄赫然在列。

右班之中出一人,手捧牙笏,伏跪金階,山呼稱臣:“老臣商容忝居相位,執掌朝綱,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媧娘娘聖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降香!”

這三年,大商帝王臣子,沒少祭祀,主祭上古賢君,除了前朝帝王,上到燧人,下到堯舜,甚至連成湯到帝乙,都依次祭了個遍。

雖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但旱災久未消除,神仙難解,到了動搖國本的程度,祭祀頻繁些,倒也合乎情理。

大商數百年積澱,文丁、帝乙得聞仲輔佐,四海承平,趨於鼎盛,祭祀耗費,九牛一毛。

只是,殷受卻在接連失望中,對於祭祀之事,生出厭倦之心。

這個少年時便顯出非同尋常氣象的帝王,也曾有雄心壯志,不想聞仲、商容、比干等老臣,幾乎將朝野之事悉數處置妥當,完全沒有半點微操餘地。

此前御駕親征,難得調動起殷受興致,卻是敗退而歸,還被袁洪一箭射穿肩胛,休養數月才康復。

故而,曾經一派明君之相的帝辛,在失去聞仲鎮壓的情況下,漸漸驕奢淫逸,有了向前朝末代帝王夏桀致敬的意思。

祭祀?祭個屁啊!

帝辛半靠在龍椅之上,給宦官使了個眼色,代他攙起商容。

“老丞相,大商三年之內,祭祀不下雙掌之數,那旱災卻毫無消散之勢,女媧有何功德、什麼本事,使寡人輕萬乘而降香?”

殷受生來便是做帝王的料子,其人身形雄武,氣度非凡,從來容不得有人居於其上,少時凡事力爭上游,手託樑柱救先王,才以季子身份得了帝位。

如今帝乙駕崩數載,聞仲討逆,朝歌城內,再無能穩壓帝王的存在,文武大臣屢次上奏祭祀,天象依舊,逐漸失了話語權,殷受的權威,一日勝過一日。

不過,殷受也並非單純與商容嗆聲,他是真不知女媧功績,大劫序幕還沒拉開,神道未興,女媧又是上古之神,補天之事,過去太久,廟宇冷落多年,少有人去祭祀,帝王大祭就更加稀少了。

“好叫陛下知曉,女媧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聖德。彼時共工氏怒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採五色石以補青天,有功於萬靈,黎庶立祀以報之。

今時妖異頻生,王上祭此福神,則四時康泰,國祚綿長,風調雨順,災害潛消,太師討逆,也能更加順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