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遁鏡三次煉形煉質,能夠映照方圓七十二里境況,那三千鋼刃幾乎是在轉瞬之間襲來,速度還要勝過四轉的金光烈火劍。
遁光也不慢,僅遜色冰魄雲光劍遁些許。
只見其人一襲皂蓋服,頭戴赤金箍,腰束水火絲絛,頭陀打扮,氣機渾然一體,寶鏡映照下,依稀瞧見幾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氣象。
這頭陀,顯然是金仙境界的高人,也是碧雲真正直面的第一位截教上仙。
“若只是對付洞庭龍族,排場也太大了些…幕後之人果然在提防錢塘君脫困……”
嗖。
碧雲剎那身劍合一,又分出七千二百道七彩劍光,朝那頭陀斬去。
這一年多以來,他已將少陰、少陽兩門劍訣打磨圓滿,步入太陰、太陽,再借冰魄雲光玄妙,能分萬道鋒銳程度與劍器相當的劍光。
頭陀折損三千鋼刃,早看出冰魄雲光劍銳利,也不驚慌,用浩瀚法力裹住太阿劍,似燒火棍般運用,純靠法力將劍光擊散。
奈何劍光先後襲來,數量又多,頭陀並無金剛不壞之身,連忙張口,吐出萬刃,將劍光抵消。
幸虧冰魄雲光劍不怕損耗,若是六轉的金光烈火劍,被斬去那麼多劍光,定會損傷劍質。
頭陀揮袖發黑霧,朝四面八方散去,果然遇到劍光,忙循著方向,再發無數鋼刃,依舊被那鋒銳劍光絞碎,分別道行相差甚多,卻難以快速取勝,劍遁玄妙,可見一斑。
這次交鋒發生在轉瞬之間,碧雲祭劍遁,剎那千百丈,先將洞庭龍君收入葫蘆,又朝龍女掠去。
老龍吐出的那道黑光,已至龍女身後三尺,就要擊中,卻見其身形忽然消散,化作火炁,凝成赤虹,浩浩蕩蕩遁走。
頭陀剛將劍光擊散,餘光瞥見赤虹掠空的景象,心神微微搖曳。
涇河八條小龍見龍女遁走,大喜過望,繼續朝兩條小白龍身上撕咬。
碧雲及時趕到,分化劍光,七彩絲線輕輕一絞,便將最近的小鼉龍、蜃龍百丈龍身斬成碎塊,收了龍珠、內丹,正要誅殺餘下六條小龍,瞧見黑光調轉襲來,連忙收手,又將兩條白龍收入葫蘆,劍光變作無色,運轉法力,將聲音煉成絲線,在空中各處迴盪。
“涇河龍宮,倒行逆施,洞庭龍族,被迫還擊,前輩既是截教高人,怎的助奸佞迫害忠良?”
碧雲說著,駕劍光輕觸水面,又朝著湖底渡了道法力,竟然光明正大現出身形,御風懸在頭陀身前萬丈處。
老龍見二子身死,目眥欲裂,就要撲來,忽覺頭腦昏沉,身形一滯,轉頭朝小鼉龍、蜃龍碎屍掠去。
餘下六子,甚是憤恨,眼見龍女遁走、洞庭龍君、太子消失,忙率六十餘惡蛟,將黑雲連入湖水,十萬之眾喊殺著朝湖底進發。
碧雲心念沉入鏡中,暗暗觀摩,瞧見老龍異狀,心念微動,忙分太乙五煙羅護持泥丸,才轉動鏡面,照向頭陀。
這時,他也猜出了頭陀身份,截教戴箍、掛念珠的,攏共就那麼幾人,瞬發萬刃的,更是僅有一家,便是那蓬萊島上仙法戒。
此人與馬元一般,都不在封神榜上,卻與西方教有緣,修為極其高深。
“你非闡非截,亦非西方教眾,也敢妄稱忠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