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光華寺以求子聞名,每日前來上香之人不計其數,其間種種事務煩瑣。
“光華寺自三年前,已傳出些許風言風語。”
“說是有女香客住宿時,家裡侍衛看到年輕男子半夜闖入。”
“此事一出,主持大發雷霆,趕不少人出去。”
蕭明煦點頭。
原來如此。
他雖說之前未來過此處,但隱隱記得,京城中許多人都對光華寺讚不絕口,說這裡環境幽靜,僧人也虔誠無比。
但幾年前較少人這般說,只是說光華寺香火旺盛,出入之人稍顯雜亂。
“原先管理寺廟的,是主持的弟子!出那件事後,為維護廟裡的清譽,才把此人趕出去,輪到明鏡管理寺廟瑣事。”
“但他能處理的只是接待外客,購買香燭,招待齋飯這些事,其餘的佛法交流,撰寫修訂佛經等等,主持不讓明鏡沾手。”
蕭明煦嗤笑一聲。
這主持也糊塗。
他有防著明鏡的心思,卻防錯了。
明鏡擅長處理雜物,這代表著他對佛經之類的不感興趣。
把招待的事讓明鏡處理,像是把香噴噴的肉包子放到狗嘴邊一般。
“這今年投宿在光華寺的人都有哪些?”蕭明煦問道。
“這是屬下查到的名單。”暗衛遞過來一封密信,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人名,其中有些人名被圈起來。
這些人名是蕭明煦之前特地叮囑,要暗衛們找出特別身份的人。
不管這光華寺是否出現過借種的醜事。
只要發生,那明鏡必定知情。
以他的精明,就算心生邪念,也會謹慎挑選。
像是高門大戶或家中富裕的人家,對家裡女眷名節非常看重,就算男女分開居住,也會有丫鬟婆子裡裡外外地跟著。
這樣的人若是出事,就算遭明鏡脅迫不敢說什麼,但家裡跟在旁邊伺候的人定會發現端倪。
風險太大。
“這些人是投宿在此的平民之家,除幾位待嫁的未出閣女子外,其餘的都是成婚多年無所出的婦人。”
“這六十三人中,有四十五人樣貌平平。”
“剩下的十八人,三位未出閣的女子借宿後不久,有一人突發惡疾病故,一人失足落水溺亡,還有一人出家為尼。”
聽到這裡,蕭明煦不由眼神微冷。
看來,這三位可憐的姑娘是遭毒手了。
她們回去後無法面對發生的事,只能一死了之。
再往深處想一想,也許她們不願死,未婚卻失清白,她們家裡人定不會允許她們再活著。
“那其餘的婦人呢?”
“其餘十五位美貌婦人,大多回去後不久懷有身孕,其中有四位至今還未有身孕。她們卻來過不少次。”
蕭明煦的眉頭緊緊皺起來。
他又問道:“之前趕出去不少人,那新進來的人有哪些?”
“屬下已經調查清楚,新來的都是明鏡經手辦理的,據說和他都是同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