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第5章 富弼拜相!

這可是相當駭人的隱患。

江山社稷為之動盪,近年來起義、動亂頻發,究其緣由,官家無子一事絕對難辭其咎。

過繼宗室子,穩固社稷,無疑非常緊迫的事情。

兩方人,君王喪子心痛,臣子心憂社稷,任誰都不肯退讓半步。

君權強勢,臣子也不見得弱勢,內閣、六部、臺諫的官員也不是吃素的,時常上奏過繼立儲的事情。

權力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

時間一長,年歲一點一點的增長,官家清晰的察覺到臣子一方傳來的壓力越來越大。

於是乎,官家選中了富弼,希望這位忠臣坐上百官之首的位置,鎮壓群臣,減少臣子綿綿不絕的奏請,緩解君王的壓力。

畢竟,同樣無子的富弼定然可以理解他的痛楚!

而宰輔大相公的權勢,兼之富弼的政鬥本領,也完全足以支援富弼鎮壓文武百官。

何為宰輔大相公?

百官之首者,即為內閣首輔、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院樞相,可稱宰輔大相公!

大周官制特殊,既有內閣、三司六部,又有樞密院。

相比起大宋,大周沒有太祖杯酒釋兵權,也沒有太宗損傷幾十萬兵馬,這讓武將力量得以儲存,文武雙方也因此而涇渭分明。

文人以內閣掌管三司六部,統籌文官路,科舉為主要晉升渠道。

武將以實權勳貴入主樞密院,統籌武將路,蔭封和殺敵為主要晉升渠道。

武將勳貴成集團,代代皆有武將之首,令人忌憚。

為遏制武將,皇帝以文官任職武將的最高長官。

也即以百官之首的內閣首輔、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任樞密院樞相,從而遏制武將發展,防止武將有動亂之心。

這也就使得宰輔大相公達成了三位一體,權傾天下。

談及軍事,宰輔大相公是樞密院樞相。

談及行政,宰輔大相公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談及政務,宰輔大相公是內閣首輔。

三位一體,有古時“丞相”的風範。

權勢過盛,就得制衡。

為免宰輔大相公權勢過甚,又設內閣人數固定,一進一出,可稱參知政事、參知副相,以達成行政制衡。

為免宰輔大相公結黨,且內閣無人主動制衡,又拔高了御史臺的官階,設立臺諫,左、右都御史皆為正二品,為內閣大學士之下一等一的存在,以便於彈劾,清淨皇帝耳目。

為免宰輔大相公過多的觸碰軍權,百官之首一直都是堅定的文官黨,蔑視武將,自然而然,武將也會主動監視宰輔大相公在樞密院的一舉一動。

而皇帝,則是透過節制內閣入閣之人,讓內閣文官分處不同派系,達成平衡。

因內閣與樞密院的緣故,導致歷代宰輔大相公的權勢相差甚大。

弱一些的也就六部尚書的水平,一如李迪大相公,史書記載:空有相位而無相權。

強一些的則是可鎮壓文武百官,一如將來宰執天下的韓章,妥妥的一把手。

這個一把手,指的不是文官的一把手,也不是指的文武百官的一把手,而是指的江山社稷的一把手。

哪怕算上了皇帝的權勢,他也還是一把手。

特別是新帝與太后明爭暗鬥的那段時間,韓章就是唯一一個有資格影響大局的人物。

他幫誰,誰贏!

就是這麼強勢!

同理,富弼也是有真本事的人,一旦有了皇帝的鼎立支援,哪怕他達不到未來韓章的權勢程度,也可以輕鬆鎮壓文武百官。

而有了權勢的他,一旦反過來支援皇帝,那麼關於過繼宗室子的壓力,就會減輕不少。

這是官家的算計!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