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
作為陝西路治所,且是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北魏、北周、唐等十二個朝代的古都,京兆府的佈局不乏歷史沉澱的滄桑。
自玄武門乘車而入,自有晨鐘暮鼓,敲擊報時。
舉目望去,青石鋪道,朱樓翹角,駝鈴碎玉,戍樓巍峨,氈帳連雲,胡酒盈肆,邊市喧闐,錦緞垂風。
時有鐵甲金柝,驛馬流星,氈裘雜錦,極具邊疆風氣。
江昭掀起簾子,觀望起來。
相比起汴京,京兆府的確是平添些許邊疆肅穆之氣。
“去朱雀街。”
一般來說,官員上任,要麼是自行買宅子常居,要麼是去住官舍。
江昭不缺錢財,肯定是自行買宅子常居。
相比起他的行程,禾生趕路要快上幾天,特意來買了宅子。
那是一處畝許大小的院落,以清幽為主。
自汴京下陝西,近十天的腳程,讓人身心疲憊。
哪怕京兆府再是獨具特色,江昭也沒什麼閒逛的心思。
如此,修整一夜。
轉運司衙。
江昭手持文書,一路通行無阻。
等到他正式到了司衙,轉運副使、轉運判官、以及三十餘位屬官,一應恭候。
作為影響一路財政事宜的司衙,轉運司的官員並不多,也就不到四十人而已。
“下官轉運副使司馬光,見過轉運使大人。”
說話者,乃是一位束髮戴冠、身形清瘦、舉止端方,一身紅色窄袖官袍的的中年男子。
司馬光行了禮,其餘官員也一一行禮。
“下官轉運判官劉平,見過轉運使大人。”
“下官轉運判官陳辛,見過轉運使大人。”
“下官.”
“下官.”
陝西邊陲重地,事務繁忙,轉運司特意增設過判官之位,分別掌巡查州縣,稅收催查的事務。
轉運使、轉運副使、兩位轉運判官,合計四人,也就是轉運司的核心決策人員。
餘下的一些屬官,掌書記負責起草詔書與機要事務,提點冶鐵公事、提舉茶鹽公事、提舉田業公事等十幾位公事,都是負責單一方面的官職,幾乎都是七品。
管鉤糧科院,則是負責記錄官員考勤,發放俸祿。
勾押、前行、後行等人都是入了品的官員,乾的則是小吏的活,要麼是稽核文書的合法性,要麼是負責檔案管理、賬冊核對、公文抄寫。
此外,還有幾位武將出身的官員,負責押送糧草、巡視驛站。
轉運司衙,從上到下,高位者官居四品,下位者方才入品,差距甚大。
“不必多禮。”江昭爽朗一笑,餘光則是觀察起了司衙官員的舉止神情。
初來乍到,他還不是很清楚司衙官員的情況。
特別是司馬光!
八年的副使,讓人不得不重視。
“江大人,請!”司馬光,往司衙內伸了伸手。
“請。”江昭平和一笑,大步往前走去。
司馬光面色如常,落後半步。
餘下的判官、屬官,相繼跟隨。
一入司衙,江昭走向主位,自然落座。
“坐吧!”江昭罷了罷手,示意道。
作為新來的主官,要想理清權柄,還是得花費一定的時間。
“謝過大人。”
司馬光行了一禮,落座下去。
“謝過大人。”
兩位判官、屬官齊齊道謝,卻都沒有落座,反而是齊齊望向了司馬光。
嗯?
江昭眼皮微跳。
點子扎手啊!
司馬光餘光望向江昭,見江昭面色悄然凝重了一些,心中暗自一鬆。
這就是他要的結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