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

第24章 東華門外唱名!(4k)

一個派系,什麼時候選擇改革,什麼時候選擇保守,並不是固定的結果,而是一個動態平衡。

若是保守與改革兼備,選擇找一個平衡點,那就說明考生視野格局不俗,已經跳出了所謂的改革派與保守派這種粗糙的劃分。

半響,江昭奮筆疾書起來。

“臣對:名器實利,皆不可偏廢。昔者管子佐齊,倉廩實而禮義興;商君強秦,法令行而國威立。今聖朝承平,當審時度勢”

一篇文章,洋洋灑灑,酣暢淋漓,一氣呵成,沒有絲毫滯澀之意。

“臣草茅愚昧,惶恐待罪。”

二字落下,江昭長舒了一口氣。

就在這時,身後傳來一道聲音:“一手的好字,一篇好文章啊!”

江昭一驚,下意識的回首一望。

只見那人兩鬢微白,一身龍袍,可不就是官家趙禎?

殿試期間,考生無需起身向君王行禮,趙禎微微頷首,緩步走向其他地方。

遊蕩了一會兒,似乎再沒有找到心儀的文章,趙禎搖著頭,又走回御座批示奏摺。

江昭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長長舒氣。

穩啦!

殿試一途,唯策問一場,貢士鹹就天子所問,陳己見、獻良策。

天子視諸生之對,分其為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名義上,殿試的主考官唯有天子一人,一切皆有天子定奪。

不過,三四百位貢士的卷子,天子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一一批閱。

為了不耽誤科考大事,天子往往會抽調文臣協助批卷。

自此,一夥“含權量”高到離譜的批卷官也就出現。

此次殿試,以內閣六位閣老擔任讀卷官,宰輔大相公富弼為主讀卷官,其餘五位閣老為副讀卷官,兼有吏部尚書、禮部尚書、刑部尚書、翰林學士、國子監祭酒、太常博士等一十二位重臣一齊讀卷。

近四百份卷子,十二位重臣批閱。

此間,天子特意輟朝,觀臣子讀卷,以免有滄海遺珠之恨。

耗時約三天,公認的名次已然有了結果。

東華門外。

三百餘位貢士齊聚,盡皆肅然而立。

左右有禁衛軍持金瓜斧鉞而肅立,旌旗飄揚,笙簫奏響《鹿鳴》之章,或而轉《廣陵散》,盡是肅穆之意。

往外一些,則是特意來觀東華門外唱名的皇室宗親,官員女眷,非富即貴。

“咚!”

一道鍾擊長吟,樂音消失。

一時間,由動轉靜,場內越發肅穆,人人噤聲。

垂拱殿,文武百官執象笏而垂首,舉止莊重。

官家趙禎端居龍椅,雙手連著袖袍合攏,附於御案。

內侍適時呈上皇榜,宰輔大相公富弼轉身,領皇榜而朗聲宣讀:“奉聖諭,揭曉甲第。諸進士序立聽宣——”

幾百位貢士,無一不沉心凝神。

哪怕是江昭,也不免屏住呼吸。

獅子搏兔,尚需全力,更何況這是千年第一龍虎榜,他未必是獅子。

好不容易考上了會元,要是有猛人跳出來截胡了狀元之名,可就太讓人遺憾。

“天祐我周,俊才雲蒸。爾等寒窗十載,今朝魚躍禹門。東華門唱名者,當思致君堯舜;暫屈孫山者,勿墜青雲初心。欽哉!”

“吾皇萬歲!”

文武百官,新科貢士,齊齊向著垂拱殿的方向,行三叩九拜大禮。

呼嘯之聲,震動山海。

皇榜徐徐拉開,鼓吏擊紅漆柷敔三通。

“皇恩浩蕩,不問出身,開科取士,為國儲才。今,嘉佑二年殿試已畢,官家策試天下貢士,欽賜一甲三名進士及第,二甲七十三名進士出身,三甲三百一十二名同進士出身,俱三百八十八位唱名者。”

富弼年近六十,宣詔之音卻是中氣十足。

“嘉佑二年,一甲第一名,揚州江昭!”

一聲落定,聲樂大作,幾百位鴻臚寺官員齊聲唱名:“一甲第一名,揚州江昭!”

一聲聲傳話,從垂拱殿,一路傳到東華門,聲勢浩蕩。

哪怕是江昭,也不免血液沸騰,面紅耳赤。

哪怕知道老師的殿試閱卷官之一,定會竭力為自己爭取狀元之名,可結果尚未出來,誰又能時刻保持淡定,一點也不心憂?

如今,東華門外唱名,江昭心頭的一塊大石仿若落下,就連呼吸都順暢了不少。

他理正衣冠,大步走出,昂首獨行。

一舉一動,盡是器宇軒昂,意氣風發。

崇政殿,富弼念出結果的那一刻,江志死死握緊的官袍一鬆,長長舒了口氣。

一會兒的功夫,他竟然已是額頭生汗。

甚至就連自己是否升官的事情,他都從來沒有這麼緊張過。

同一時間,江昭外祖父、翰林學士海老太爺也欣慰撫須點頭。

有此外孫,江氏、海氏、韓氏的下一代起碼無憂。

狀元郎,那是真的前程無憂。

哪怕遭遇了政治鬥爭,狀元郎也往往是紫袍披身,為的就是不辱沒“狀元”之身。

大周立國百年,二三十位狀元,倒也有幾位不曾官至三品,但幾乎都是身體不好而病逝。

何為前程遠大?這就是前程遠大!

一邊,韓章也是一臉的欣喜。

哪怕他參與了批卷,也早就知道了弟子的名次,但真正出了結果,還是不免為之大喜。

狀元郎啊!

三年一個的文曲星!

於韓章而言,一個狀元郎的弟子,好處可謂太多。

起碼,不用擔心繼承人問題。

從小教出來的徒弟,用起來也放心。

甚至,這事還有利於他穩住派系內部。

東華門外,早已遍佈汴京官眷,人人驚歎,議論之聲不絕於耳。

“不知淮左江郎年僅十八,尚未及冠,不知可有定下婚事?”

“十八歲的狀元郎,尚未及冠而大魁天下,前程不可限量啊!”

“文曲星下凡啊!”

“韓尚書從小教導大的弟子,本事真是不俗。”

“【韓門立雪】之聲,今朝尤聞啊!”

“嘉佑二年,一甲第二名,建州章衡!”

“嘉佑二年,一甲第三名,曹州竇卞!”

“嘉佑二年,二甲第一名,循州羅鎧!”

“嘉佑二年,二甲第六十三名,眉州蘇軾!”

“嘉佑二年,二甲第六十四名,泉州呂惠卿!”

“嘉佑二年,二甲第七十二名,眉州蘇轍!”

“嘉佑二年,三甲第十一名,鳳翔府張載!”

“嘉佑二年,三甲第三十七名,黃州程顥!”

“嘉佑二年,三甲第九十七名,建昌曾布!”

“嘉佑二年,三甲第兩百六十名,建昌曾鞏!”

唱名、披花、遊街,瓊林宴.

一步又一步,井然有序。

這張也還是不好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