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陣型是英格蘭地區最廣為流傳的陣容,球員們不存在適應問題。
一般指雙前鋒、四中場、四後衛。
由於無論哪種陣型都有一個門將,所以省略不提。
(442平行站點陣圖)
其中,四中場根據站位又可以分出一些變種,平行站位、碟形站位、菱形站位、正方形打野,三角型刷怪……
阿什利·揚首發,出任左邊前衛。
託·馬德拉在替補席待命。
陸凱出任雙前鋒中靠左側的那個。
另一名前鋒是奧利弗,典型的英格蘭白人男性,一米八左右,微胖,腳下技術很糙,對抗能力比較出色。
比賽前二十分鐘,球隊被對方壓制,主要還是缺少中場核心,沒辦法把足球運過半場。
陸凱隨後主動後撤,同時指示阿什利·揚一起回來。
第二十四分鐘,陸凱接隊友傳球時,一個不停球直塞給到左路。
撞牆傳遞。
所謂“撞牆”,就是a把足球傳給b,b第一時間把球再傳到a的前進路線上,完全不耽誤任何時間。b本質上就像是一堵牆一樣,a則可以利用這堵牆使足球繞過前方的防守球員,完成突破。
主打一個快!
算是最簡單好用的小配合招數。
而一般的傳球配合,接球者往往會調整一下再出球,沒有這麼流暢。
阿什利·揚立刻前插,向足球衝去,帶球走邊路成功完成推進。
不過在明明有機會內切的情況下他沒有選擇內切,而是下底橫傳。
足球最終被對方封堵出底線。
這個年代內切攻門還是太大膽了,堪比一鏡到底,並非主流。
頂級聯賽都還沒有流行開的東西,你業餘聯賽這麼整,只會讓人覺得你很不專業。
阿什利·揚多少有些著相了,他儘量表現的像個大俱樂部優秀青訓的樣子。
第三十七分鐘,達特福德右邊前衛被對方踩到腳背,腳趾受傷,無法堅持比賽。
對方球員因此染黃。
託·馬德拉替補登場。
第三十九分鐘,託·馬德拉接到隊友傳球后,立刻陷入對方雙人包夾中,成功丟球。
對方打出反擊,連續三角傳遞超水平發揮,最終一擊斃命。
零比一!
客隊領先!
貝肯納姆的三位球迷瘋狂歡呼。
達特福德這邊則陷入沉寂。
“這個託·馬德拉怎麼比阿什利·揚還要垃圾?”
“我知道他,傑克汽修廠的,他不怎麼會踢球。”
“達特福德怎麼什麼人都招啊?”
“球隊人數不夠,拉來湊數的,結果沒想到真能上場。”
“這水平,早知道我就去踢了。”
這種糟糕的戰績已經困擾達特福德半個賽季了。
他們無法從輸球的漩渦中掙扎出來。
每個人的情緒都很不好。
第四十四分鐘,上半場眼看著要結束了,對方稍微鬆懈了一點。
陸凱故技重施,回撤靠近阿什利·揚,給阿什利·揚做了一個撞牆配合,幫助他再一次完成推進。
“內切!”陸凱一邊跑位,一邊提醒阿什利·揚。
阿什利·揚當即內切撥球。
這超出了對方的預料,眼看著阿什利·揚內切成功,對方只能伸手將這個靈活的小黑豆拉倒在地。
主裁判第一時間響哨。
這是一個位置偏左的中距離任意球,對於頂級聯賽的球員而言有直接攻門的條件。
但對業餘聯賽的球員來說,只能開戰術任意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