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局果然和蘇澤所預料的那樣,在內閣、禮部、科道的爭論中,三帝問題還是爭執不下。
而原本攻擊蘇澤的科道言官們,此時也自身不保。
有好幾個言官上書條陳三事,甚至連最基本的問題都沒能討論清楚,還有將野史記載也寫進奏章中的。
隆慶皇帝對此也很頭疼,朝堂上為了三帝問題爭論不休,正常的政務都沒辦法開展了。
就在這個時候,還是高拱站了出來。
戶科給事中陸樹德,在上書奏議三帝問題的時候,將先帝嘉靖皇帝的年號寫錯了。
高拱抓住了這個機會,以大不敬的名義,請求處罰陸樹德。
而一向對群臣寬厚的隆慶皇帝,也因為這個筆誤發了大火,直接硃批寫道:
“科道小臣動輒彈劾大臣,內不修文德,酌降三級,調外任用!”
陸樹德直接降級外任,算是殺住了議論之風,百官奏章隆慶皇帝全部留中不發,逐漸將三帝問題的議論壓了下去。
朝堂是暫時清淨了,但結果就是,國史館的專案剛剛立項,就慘遭夭折。
國史總裁官徐階一次都沒有去過國史館,副總裁官張居正和陳以勤也不來了。
又過了幾天,從各部衙門抽調的書手也都紛紛返回了原部門。
在大明的閣部中,這些基層的吏員書手才是處理公文的主力,現在國史專案黃了,各部的老大就會偷偷把人抽調回去,總裁官和副總裁官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緊接著,被抽調來的禮部官員和翰林院官員,也開始不來國史館上班了。
他們都找些理由返回原來的部門,國史的事情眼看就已經黃了,留在這裡只會耽誤自己的前程,所以他們趕緊返回原來衙門刷存在感,尋找新的晉升機會。
這些日子,沈一貫也是國史館和翰林院兩頭跑,而申時行這個禮部員外郎,更是直接被上司要回去幹活了。
只有羅萬化跟著蘇澤,整日泡在史館裡讀書。
炸了“屎坑”的蘇澤,卻成了這場風暴之中最安然無恙的人。
五月中旬末休沐時候,外朝的風波逐漸平靜,蘇澤也終於離開了史館。
整日住在史館也不是個事情,陸樹德被降級外任後,言官們也不敢再繼續彈劾蘇澤。
而蘇澤力陳三帝問題,給他在京師士子中掙了不少的聲望,好幾個曾經堵他家門的國子監生,都找人帶話向蘇澤道歉,而在這種風評逆轉後,蘇澤也接到了【威望值+50】的提示。
果然如此!
威望值就是蘇澤的個人威望,官職本身會定期增長威望,而蘇澤如果做了提升威望的事情,也能一次性增加威望!
這次上奏《條陳國史三事疏》,就是蘇澤的一次試驗,想要看看能不能透過這種方式來增加威望值。
果然可以!
也就是說,除了升官提升每日的威望值增長這個方式外,也可以透過事件來提高自己的聲望,來增長這個【威望值】。
搞清楚了威望值的獲取方法,蘇澤將注意力放在了系統任務上——【升官】。
可惜國史館的專案黃了,翰林院的掌院學士殷士儋和自己不對付,蘇澤想要升官,也只能另闢蹊徑了。
蘇澤心中也有了計劃,馬上就要到六月了,等手提式朝廷的cd重新整理了就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