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7章 張居正不報隔夜仇

翰林院之所以清且貴,除了本身工作比較清閒,又在紫禁城內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翰林院還兼著文化建設的活兒。

新皇帝繼位,都要編修先帝實錄,而修實錄這件事,就是升遷的快車道。

再比如明成祖朱棣修《永樂大典》,嘉靖時期重修《大明會典》,修書幾年就會立刻升遷,而且修書修史,本身也符合讀書人“立言”的價值觀,算是名利雙收。

現在翰林院的掌院學士殷士儋,侍讀學士諸大綬,當年都是在嘉靖朝重修《大明會典》,然後進入升官的快車道,如今入閣拜相有望的。

如今內閣中,文淵閣大學士陳以勤是史學名家,他提出要修國史,那自然由他擔任“兼修國史”,也就是嘉靖朝國史的總編纂官。

這就類似蘇澤穿越前,部委裡那些重點專案重點工程領導小組,一旦完成就功成名就,進入升遷的快車道。

陳以勤一個人沒辦法修史,自然需要翰林院的人來參與修史。

眾人都眼神熾熱的看著張居正,張居正來翰林院,看來是要挑選翰林編修國史了。

至於為什麼不是陳以勤來,那是大概是因為陳閣老本身就和徐閣老張閣老關係不錯,這些日子陳以勤都在準備修史,大概是委託張居正來挑人的。

看來自己是錯過了一個機會啊。

一想到坑爹的系統,蘇澤有些憋屈,但是想到自己的字跡和文采,怕是也卷不過那三人。

可張居正下一句話,卻讓在場的眾人墜入冰窟。

張居正說道:

“這次修史,陛下有特旨,除了要編纂世宗皇帝的實錄外,還要給睿宗皇帝編纂實錄。”

這句話一說,整個翰林院都忍不住譁然!

明睿宗,就是嘉靖皇帝的親生父親朱祐杬。

要知道嘉靖朝鬧得最厲害的,就是“大禮議”事件了!

嘉靖本身以小宗繼大宗,帝位來自於明武宗朱厚照無子,因為這個認爹的事情,掀起了劇烈的政治鬥爭。

而這場鬥爭雖然以嘉靖獲得了勝利,但是餘波尚在,留到今天最大的爭議,就是嘉靖的生父朱祐杬到底算不算皇帝?

隆慶皇帝作為朱祐杬的孫子,嘉靖的兒子,要給祖父修實錄,就是要承認祖父朱祐杬是皇帝。

如果真的按照隆慶皇帝的意願,給一天都沒有做過皇帝的朱祐杬炮製一本實錄出來,怕是所有修史的人都要被天下讀書人罵死!

可皇帝都說了要給皇爺爺修實錄,誰還能反對不成?

能成為翰林的都是聰明人,雖然經歷過“大禮議”的人已經不在了,但是翰林院所藏的公文批答中,依然能看出當年那場風暴的慘烈。

王家屏、于慎行、朱賡都有些退縮,他們都後悔自己的題本寫的太好了。

張居正開口說道:

“狀元郎羅萬化,應入史館。”

聽到這裡,蘇澤都快要笑出來了。

果然張居正不報隔夜仇,羅萬化剛剛拒絕了他的招攬,這就殺來翰林院尋仇來了。

可張居正下一句話,卻讓蘇澤笑不出來了,只聽到他說道:

“庶吉士蘇澤,也當入史館。”

新書期就是上午九點兩更吧。

感謝大家,肥鳥這本一定好好寫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