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蘇澤的字後,隆慶皇帝皺起眉頭。
強忍著蘇澤難看的字,隆慶皇帝想到這個高拱特意送來的題本,還是將題本讀了進去。
《請罷早朝疏》?
看到這個標題,隆慶皇帝眼睛一亮!
作為前世國家部位的公務員,蘇澤的公文寫作功底還是有的。
他自己又是明史愛好者,又融合了前身的記憶,加上這些日子在翰林院修習奏疏寫作,這篇文章的其實還是不錯的。
再加上現代人在網路上抬槓練就的本領,這篇文章堪稱邏輯鬼才。
蘇澤首先辯駁了早朝是祖宗之法的說法。
蘇澤在題本上寫道:
“太祖以布衣之身,應天承命得天下,國朝初創,事務繁多,所以太祖無日不朝,事事親為,此為祖宗之法。”
“成祖朝以內閣匡輔國政,國朝政務多由內閣論道,此為祖宗之法。”
“世宗嘉靖皇帝,雖不早朝,但批答如雨,內外晏然,朝政未有不滯,此為祖宗之法。”
“更有孝宗皇帝,初繼位時無日不朝,中期罷朝,後期又朝,那何為祖宗之法?”
看到這裡,隆慶皇帝已經叫好了!
是啊,徐階你們這些清流說早朝是祖宗之法,可哪個祖宗是祖宗之法?
特別是最後這個例子,明孝宗皇帝剛繼位的時候勤政,日日早朝,中期開始懶政,拒絕早朝,後期勤政起來了,這種哪種算是祖宗之法?
所以蘇澤在題本中寫道:
“是故祖宗成法,也要審時度勢,不可生搬硬套。”
“皇明之制嬗變,軍國重事有內閣票擬,陛下批答之制;庶務有六部襄理,有司各司其職之制。”
“故世宗皇帝不朝,國事無滯。如今日朝夜朝,群臣坐衙昏昏,百官論政沉沉,又有何所裨益?”
“陛下新朝繼位,當有新朝之新氣象,又怎能事事法祖呢,困於陳規呢?”
“是故,臣請罷早朝。”
好!
隆慶皇帝拍案,他看完之後,又翻開高拱的票擬。
只見高拱只寫了兩句話: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看到這裡,隆慶皇帝頓時明白了高拱的意思。
這是王安石變法時候,和宋神宗說的話。
這一方面說明高拱有效法王安石變法的意圖,另一方面也是贊同蘇澤題本的觀點,要打出“隆慶新政”的旗號,對抗徐階這些清流所高舉的“祖宗之法”旗號!
這是路線之爭!這是道統之爭!
隆慶皇帝走下龍椅,來回踱步,這就是高拱的破局之法嗎?
是要透過蘇澤這個庶吉士的題本,打出隆慶新政的旗號,對抗徐階掌控朝局嗎?
機會已經擺在面前,隆慶皇帝深吸一口氣,走回御座拿起了硃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