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徐階的“高論”,陳以勤附和道:
“仁,人心也。心最虛靈。虛謂大公,靈謂順應。良知者,即此虛靈之發見。識仁原只是良知自識。”
徐階聽到陳以勤附和自己,也一下子來勁了,他立刻說道:
“陳閣老高見!良知良能,原不喪失,以舊習未除,卻須存養此心。”
高拱都快要翻白眼了,要說這位徐閣老當真是痴迷王陽明到了一定境界。
他經常臨摹王陽明畫像,還喜歡蒐集王陽明的遺物手稿,如果放在當代,絕對可以做明星站姐。
講完了之後,徐階還有些意猶未盡,他說道:
“可惜李子實不在閣中。”
聽到這句話,高拱和張居正都警惕起來。
特別是張居正,他的眼神和對面的高拱接觸了一下,然後迅速分開,雙方都是人精,很快都明白了對方眼神中的意思。
李子實,就是李春芳。
李春芳早在嘉靖末年就入閣,如今身上還領著建極殿大學士的職位。
前陣子邊關異動,北方的俺達汗又有入侵的跡象,在高拱的“力薦”下,隆慶皇帝派遣李春芳巡視邊務。
李春芳是徐階的親密戰友,高拱好不容易將他擠出內閣,徐階突然提起他,顯然是準備召回李春芳。
而張居正的情感就更復雜了。
原本自己上面壓著徐階和高拱,如果李春芳返回內閣,以他和徐階的親密關係,以及他本人的名望,又要壓在自己的頭上。
要知道李春芳可是狀元,在嘉靖朝就以寫得一手好青詞,深受嘉靖喜愛。
李春芳也是陽明心學的狂熱愛好者,他也是靈濟宮大會的主要推動策劃者,和徐階是心學研究上的同道。
張居正也是不願意李春芳返回內閣的。
陳以勤又說道:
“趙大洲如果在就好了。”
聽到這裡,張居正和高拱更是警惕的對視了一眼。
趙大洲,就是吏部左侍郎趙貞吉。
趙貞吉是南直隸泰州人,喜歡研究心學泰州學派,也是徐階在心學上的同道。
當今皇帝很喜歡趙貞吉,經常召他進宮講學,各方面條件都符合入閣的條件。
陳以勤提起趙貞吉,政治動物的張居正本能發動,明白這是陳以勤在暗示徐階,引趙貞吉入閣,制衡高拱。
想到這裡,張居正心裡更不是滋味。
趙貞吉是嘉靖十四年的進士,是張居正的科場前輩,他和徐階、李春芳都是心學同好,關係也親近。
如果趙貞吉入閣,又要排在自己之上。
帶著異樣的心情,張居正返回家中,等天完全黑之後,派出親信召來了弟子申時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