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穿越到太祖朱元璋的時代就更福報了,發的工資就是大明寶鈔,至於能不能用的掉,那就各憑本事吧。
感謝隆慶皇帝!
蘇澤對於這位“老闆”還是感恩的,隆慶繼位以後,還是提升了基層文官的待遇,也不像他爹那樣總是拖欠工資。
唯一讓蘇澤詬病的,就是這位做了十七年儲君的新皇帝,實在是太喜歡上朝了!
早朝分三種,一種是大朝,就是正旦,冬至,萬壽節(皇帝生日)舉行,這種一般都是禮儀性質的。
朔望朝,每月的初一,十五舉行,其性質如同大朝,也在奉天殿,只是朝賀,不討論政事。
最後就是今天的常朝了,這種朝會舉行時間全憑皇帝個人心情。
比如工作狂太祖朱元璋,就規定兩日一常朝,而修仙的嘉靖皇帝,後期基本上就不上朝了,甚至連大朝和朔望朝有時候都會免了。
今上繼位後,要效法祖宗勵精圖治,又改為了三日一常朝。
這可害苦了穿越者蘇澤。
明明到了這個時代,政事處理模式已經開始向“案牘主義”轉變,透過各種奏章的處理來解決政事。
嘉靖皇帝就曾說過“朝堂一坐亦何益”,公開指出朝會已喪失其處理政事的作用。
嘉靖雖然不上朝,可是一直處理奏章,後世還高度評價他“章批答奏疾如風雨”,肯定他透過公文處理朝政的勤奮。
好好的先進管理經驗不學,非要搞什麼大明早朝形式主義!
午門上的五鳳鼓敲響,蘇澤連忙加快腳步。
早朝時間設在“昧爽”時,即天剛剛破曉之時。
五鳳鼓敲響三次,最後一次還趕不到午門集合的官員就算是遲到了,言官御史們可就等著這些遲到官員刷政績呢。
總算是在三鼓之前趕到了午門,隨著午門上的鐘聲響起,官軍旗校先進入擺列還依仗,午門緩緩開啟,蘇澤站在文官隊伍後方,排著長隊從左掖門進入紫禁城。
在拂曉的寒風中,文武官員列隊於金水橋前,只見一名身穿紅袍的太監走上金水橋,甩動手中的長鞭發出呼嘯的鞭鳴,文武官員的隊伍再次動了起來。
期間還有御史言官來回巡邏,找出不合禮制的官員,蘇澤低著頭按照步驟走著,最後站在了奉天殿外。
他這樣的小官是沒有資格入殿的,就見到前排大佬在鴻臚寺帶領下走入殿內,接著就是奏事環節了。
作為背景板折騰了半天,別的官員還是吃口早飯再去衙門上班,蘇澤卻只能啃了一口懷裡的胡餅,匆忙趕到了紫禁城內的翰林院。
每當站在翰林院前,蘇澤早朝的疲憊總是能一掃而空。
翰林院最貧困的翰林,只要一想起這裡走出去的宰輔重臣們,也會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雖然穿越的這具身體窮!可是咱能讀書啊!
蘇澤,二十五歲,隆慶二年乙榜進士,授庶吉士,入翰林院。
只可惜原身讀書太用功,入翰林院後又太努力,最後猝死讓蘇澤穿越。
要知道這個身份,放在歷史穿越科舉文,沒有四百萬字絕對拿不下!
當然,這次穿越的好處還不止這麼一個,除了這個身份外,蘇澤也是有金手指的。
只不過金手指一直處在“充能中”,今天終於到了充能完畢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