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72章 內閣的眼藥

回到御書房,隆慶皇帝看向御案上最高的那堆奏疏。

這些都是言官主張遷界禁邊的奏疏。

隆慶皇帝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奏疏,上面貼著張居正和高拱的票擬意見。

上書的,正是掀起這次政治風波的都察院御史詹仰庇。

隆慶皇帝皺起了眉頭,他已經對這個御史沒有太好的印象,翻開奏疏後,這是詹仰庇彈劾蘇澤的奏疏。

越看隆慶皇帝的眉頭皺的更厲害,皇帝又想起上一次彈劾內閣,也是這個詹仰庇帶的頭,這下子更氣了!

內閣首輔李春芳都因為這些言官稱病了,如果內閣其他幾位輔臣也告病,這政務誰來處理?

言官嗎?

接著皇帝開始看兩位閣臣的票擬意見。

看完以後更氣了!

高拱的票擬意見很簡單,甚至可以說,高拱並沒有發表任何意見,而是將詹仰庇的任職經歷和上官考評的話附列在揭紙上。

如果從履歷上看,詹仰庇的履歷還是不錯的。

他進士出身,初授了南海縣令,到任以後緝捕強盜,撫卹地方,清斷訴訟,因此受到上官的褒獎,升遷為都察院御史。

一向有京官大三級的說法,京官外放都要升三級任用,七品縣令升遷到正七品的監察御史,這算是相當大的升遷了。

如果只是這些,那高拱就是寫了詹仰庇的履歷,但是接下來上官考評,就體現出高拱的誅心之言了。

在南海縣令的時候,詹仰庇就不斷上述請求朝廷優免本縣賦稅,還請求朝廷罷了皇室在南海採購珍珠的差事,讓民眾能休養生息。

詹仰庇當年的上級,還評價他“寬厚愛民”。

但是一想到詹仰庇現在的主張,要將整個大同的百姓內遷,隆慶皇帝更加覺得他虛偽。

而張居正在票擬上也沒有對詹仰庇進行評價,而是羅列了戶部測算,將大同百姓內遷,戶部到底要花費多少銀錢。

張居正這也是從蘇澤在《樂府新報》上搞的物價指數上得到了靈感。

張居正羅列各項費用,戶部測算,僅僅是大同一地,如果遷界禁邊就需要花費五十萬兩銀子,這還只是動遷的費用。

給這些動遷百姓安置,維持這些動遷百姓穩定,這些費用還需要被遷入地區官府承擔,其費用可能還大於動遷的費用。

看到這裡,隆慶皇帝算是將帳算明白了。

他提起硃筆,迅速寫下了對詹仰庇的處理意見。

“著調降外任用,南海典史。”

處理完了詹仰庇,隆慶又覺得念頭通達了一些,自己被這些言官小臣矇蔽,竟然忘記了自己要“開隆慶之新政”的志向!

正如蘇澤所說的,對北方用剿要撫,要開貢還是禁邊,總要先打上一場再說!——

【《平戎策》得到執行,明廷調集南兵北上,戚繼光領兵出塞擊敗把漢那吉部。】

【俺答汗聽聞後,遣使貢馬請罪。】

【《平戎策》安定了北方邊防,減少了北方衛所的軍費。】

【大明國祚+2】

果然,這條國策讓國祚又增長了。

蘇澤滿意的將【手提式大明朝廷】收起來,按照系統的模擬,戚繼光在大同建功,那徐渭的那個為胡宗憲平反的支線任務就有眉目了。

戚繼光只要立功,那蘇澤就可以順勢上疏給胡宗憲平反,那樣就算是強制執行,需要的威望值肯定也不多。

但是另外一個在閣老們中刷聲望的任務,蘇澤卻還沒有頭緒,也不知道自己在閣老們心中的地位如何?

都怪系統!連個聲望值都不顯示!哪有打怪不亮血條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