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人物怎敢同有權有勢的公爵作對?實在是昏了他的腦袋。不過這位公爵也算不得是什麼很體面的人物,以前家裡是一個破落戶也就算了,但他後來一不靠去軍隊裡博取軍功振興家業,二不靠自己的文化知識,竟然選擇靠娶一個包稅商的女兒來振興家業!真是丟我們貴族的人!
像這樣的人,無論他以後如何身居高位,我都打心底裡瞧不上他!”
龜龜,將軍是個人物.
該說不說,從某種意義上來上,將軍也挺正派的,是一個很正派的聖彼得堡老貴族.
哦對,將軍的指示還沒完:
“讓米哈伊爾快點將後面的故事發布出來吧!不過我跟其他人不一樣,我一點都不著急,連載的小說就是這樣,現在我們聖彼得堡有非常多的人,既沉不住氣,又耐不住性子,像他們這樣的人是很難幹成什麼事情的。
而且連載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作家可以根據那些值得尊敬的讀者的意見,來調整他們的故事,以免他們的故事落入俗套.”
看到這裡的時候,米哈伊爾其實還為將軍確實有點深刻的洞見驚訝了一下,但很快他就又看到:
“所以依我的看法,這個故事接下來應該是這樣:這場官司在聖彼得堡打了起來後,事情很快就越鬧越大,甚至已經到了皇上都注意的地步!就在這時,我們英明神武的皇上再也看不下去這場鬧劇,於是當即就派出了他的肱骨之臣,一位可敬的將軍,來處理這場官司。
而這位可敬的將軍自然也不會辜負皇上的信任,他富有智慧,擁有聰明的頭腦,很快就看出了這樁案件的本質,於是他先是訓斥了那位不體面的公爵,再訓斥了那位竟敢以下犯上的管家。
在他們兩個人都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惱後,在將軍的判決下,他們互相原諒了對方,管家向公爵道歉,公爵則是把應有的名譽還給那位管家。而這位可敬的將軍,自然也理所應當地得到了皇上的嘉獎.”
米哈伊爾:“???”
在你的幻想裡皇上都是英明神武的嗎,將軍你這傢伙.
將軍是個人物,但他對小說的意見確實狗屁不通。
米哈伊爾在看完信後笑了好一陣,很快就給那位姑娘寫起了回信,除了聊聊最近搬家的瑣事以外,也回答了一點娜佳對於這部小說的一些疑問。
其實正是在對這些有點嚴肅的問題的討論中,才更有可能判斷出對方的傾向跟自己是否大致在一條道路上。
尤其是在接下來的這個時代,思想上能否相近就更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米哈伊爾雖然沒想太多,但談談這些問題其實也挺好的,能稍微活動活動大腦。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自從米哈伊爾跟別林斯基他們成為朋友之後,想不討論鍵政話題那是幾乎不可能的。
而像最近的話,別林斯基其實又圍繞著《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這部小說跟米哈伊爾談了談。
大致上就是別林斯基除了看到了蒙受屈辱的善良的人以外,也是發現了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貴族跟有錢的商人的通婚問題。
在如今的俄國,由於階級壁壘、等級制度以及傳統觀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種事情極少,就算發生了也會在很隱秘的情況下進行,因此對於有些保守的貴族來說,米哈伊爾所寫的這種現象根本不可能發生。
但是對於別林斯基而言,他確實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俄國社會的變化,因此他就這個問題跟米哈伊爾談論了許久。
大致思路就是先來一句新興社會階級的力量,再來一句對現存制度的衝擊和破壞,最後得出了革命必將在俄國到來的結論。
米哈伊爾:“.”
我可一個字都沒說嗷
“米哈伊爾,偉大的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往往能比大眾更早地察覺到我們這個社會的變化!你就是這樣的作家!讓那些嘲笑你寫得不切實際的傢伙們看著吧!等你在小說中的預言變為了現實,他們才會發現你到底有多麼卓越和敏銳的眼光!”
這就是別林斯基對米哈伊爾的這部長篇小說所做出的預言。
米哈伊爾想著這些事情的功夫,倒是也很快就把回信給寫完了。
到了他如今這個地步,買點好紙張的錢肯定是已經有了,而娜佳在得知米哈伊爾的經濟狀況已經好轉許多時,倒是也沒在信的後面附上幾張白紙,而是轉而在信封裡面裝了不知道是什麼品種的鮮花。
雖然到米哈伊爾這裡的時候已經稍稍有些蔫巴,但米哈伊爾似乎依舊能聞到一股不知名的香氣,感覺還挺好聞的.
順帶一提,在《現代人》雜誌的宣傳階段,這位姑娘似乎也在她那個圈子裡給米哈伊爾做了不少宣傳,順帶鼓動她熟識的人去買精裝版的《彼得堡文集》,也算間接幫助米哈伊爾他們的文集和雜誌開啟銷路了。
嗯,《彼得堡文集》的精裝版的定價,米哈伊爾那也是真下了死手,以至於涅克拉索夫和別林斯基都嚇得目瞪口呆,連連追問米哈伊爾說:“這能行嗎?真的有人會買嗎?”
說實話,米哈伊爾心裡也沒有底,好在銷量真的很不錯,米哈伊爾他們也算是又憑著這個賺了一筆。
想著這些事情,米哈伊爾將信放入信封后思考了一會兒,就走出家門,朝著聖彼得堡一家很有名的花店走去了。
學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