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國當文豪

第75章 文集出版(求月票!)

隨著文集所需的稿件已經全部就位,再加上米哈伊爾又狠狠往這項事業裡補了一波資金,可以說,文集的出版已經正式進入倒計時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開始的時候,米哈伊爾跟涅克拉索夫談的分成比例還是什麼給米哈伊爾百分之十五,但是現在的話,由於米哈伊爾在這項事業中出了非常大的力,尤其是在經濟這一塊。

這就導致涅克拉索夫一度想跟米哈伊爾來上一波六四,米哈伊爾六他四,對此米哈伊爾當然是一句好兄弟在心中!必須五五!什麼都別說了嗷!

畢竟就像之前說的那樣,涅克拉索夫在這項事業中幾乎不可能被替代,而且他出的資金也就是比米哈伊爾少上一些而已,這樣的話,涅克拉索夫能在激動之下提出六四,但米哈伊爾可不能真就接受了這個分成。

都哥們!

老涅之後要是發達了米哈伊爾也是絕對會去他家看看的

而在文集發行之前,還不等米哈伊爾提出一些宣傳上的建議,涅克拉索夫就率先跑過來跟米哈伊爾說了自己的想法:

“米哈伊爾,我準備將《彼得堡文集》將要發行的訊息在聖彼得堡所有的報刊上全都登一遍,或許莫斯科也是如此。總之我準備大發廣告了,但是帕納耶夫覺得這樣做的花費實在是太大,而我們圈內又有很多人認為這麼做非常不體面,有辱文學的尊嚴。

但我還是堅持這個想法,不過在這麼做之前,我還是想先問問你的看法。”

根據這話其實就能看出來涅克拉索夫為何能夠成為一流的出版商了,他在這方面的嗅覺和能力要比身旁這些沒有過過苦日子的貴族朋友們要強太多了。

至於別林斯基,單純就是沒有太多經商的頭腦,並且確實也沒怎麼在最下層摸爬滾打過。

不過提出歸提出,涅克拉索夫在跟米哈伊爾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內心其實還是有些忐忑,畢竟當週圍都是不贊同的聲音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夠保持自信呢?

更何況這真的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了,屬於是能把兩人的債務再猛漲一下的那種

既然如此,涅克拉索夫就算是真的決定做這件事了,又怎敢滿懷信心呢?

於是涅克拉索夫就找到了米哈伊爾說了這件事,然後米哈伊爾如是說道:“再沒有比這更天才的想法了尼古拉,我贊同的不能再贊同了,有句老話說得好,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宣傳一下別人又怎麼知道我們的這部文集到底有多好,又是在哪裡售賣的呢?”

一如既往的,米哈伊爾那淡定的微笑和堅定的語氣,簡直就像聖光一樣照射到了涅克拉索夫內心的最深處,一下子就讓涅克拉索夫信心倍增。

就是米哈伊爾提的這句古話稍稍有點奇怪,在我們俄國難道還有哪家合法的酒館是沒有生意的嗎?

就算是不合法的也依舊火爆

總之,米哈伊爾不僅堅定了涅克拉索夫的信心,並且還給了涅克拉索夫很多宣傳上的建議,幫助他完善了他的想法。

而他的這些建議也是讓涅克拉索夫直接呆住了,過了好久才回過神來,然後連連感慨道:“上帝啊,米哈伊爾,你在廣告這一塊也絕對是一個天才!雖然你說的那些方法裡面,有一些簡直就像是魔鬼才會用的手段,但還是不得不讓人說一句天才.”

米哈伊爾:“.”

怎麼還連誇帶損的,我這也只是把有些人做過的再說一遍罷了。

就這樣,聽完米哈伊爾的意見以及建議後,涅克拉索夫興沖沖地去按米哈伊爾說的那樣去做事了。

不得不說,米哈伊爾雖然在理論上是一套一套的,但真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那還是得交給涅克拉索夫來。

而隨著涅克拉索夫將某些可行的想法一步一步變為現實,聖彼得堡乃至更遠的莫斯科,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開始留意到這部文集的訊息:

“伊戈爾,你快看!有一部《彼得堡文集》好像馬上就要出版了!”

“嗯?這有什麼好稀奇的?彼得堡如今每天出現的新書簡直多得簡直數不過來,我之前還專門看過兩本,寫得都很糟。”

“那位米哈伊爾的新小說和新詩歌都將會出現在這部文集裡面!”

“什麼?!那麼在什麼時候發售呢?最近的《祖國紀事》我都沒有看到他了,倒是看到了好幾篇無聊至極的文章。唉!看了他的文章後我感覺有很多作者寫得都太差了,連一些已經成名的作家都是如此!”

“就在這幾天了,我覺得我們要早點去才是。誰知道它會不會像《祖國紀事》一樣被一掃而空呢?”

“會的,我覺得會的,既然我們能看到,那麼我們的同學也一定會看到的。”

“上帝啊,我是真的不想那麼早起來,親愛的雅羅斯拉夫,我能拜託您一件事嗎?”

“不可能的伊戈爾,與其這樣我寧願跟你一起凍死在聖彼得堡的早晨!”

“哦,米哈伊爾,我知道他,他寫的小說有點意思,但真正有教養的先生和太太們是絕對不會主動去看的。不過他的詩歌倒是很不錯,雖然未免將自己的愛人看得太重,但是在唸給那些太太和小姐們的時候,效果確實不錯。

為了他的詩歌,我願意買上一本。”

“我跟您的意見差不多,他小說的選題往往讓人感到不適,倘若他要是能夠將自己的目光放在合適的人和物上,那麼我相信他絕對是前途無量。”

“不止是那個米哈伊爾,還有大翻譯家克羅嫩貝格,以及聲名赫赫的索洛古勃伯爵和奧多耶夫斯基公爵,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雖然價格好像有點高昂,但它的內容似乎真的對得起它的價格了。”

“竟然有這麼多知名人士的作品?看起來確實不錯,只是他們怎麼能在報刊這樣的東西上打廣告呢?簡直就像那些為了販賣自己的商品,就在那裡大喊大叫的商人一樣,實在是不太體面。”

“我也是這麼想,但還是買上一本看看吧”

類似上面的場景,隨著時間的推移,正一次又一次的發生在聖彼得堡各處。

在街頭、在大學、在咖啡館、在書店、在奢華的書房和客廳、在公寓

如此大範圍的發生,一方面要歸結於涅克拉索夫搞出來的鋪天蓋地的廣告,另一方面則就是單純的名人效應,除了米哈伊爾這個近來被很多人提起的新星以外,諸多德高望重的作家和藝術家們的名字,也是再次為這本文集鍍了一層金,使更多的讀者更為信服。

而與此同時,看到這部文集的成品的別林斯基也是興奮不已,除了作序寫評論以外,別林斯基也是熱情地在向自己圈子裡的人以及很多朋友宣傳這部文集,從而為這部文集的熱度和討論度又添了一把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