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爾赫莉雅是一位看上去格外憔悴的老婦人,歲月和生活在她的臉上留下了太多痕跡,但此刻談到米哈伊爾的回信,她的臉上還是迸發出了一種格外不一樣的光彩。
儘管前面調侃了許多,但是!能在如今這個時代的俄國當大學生,特別還是以那種接近平民的身份當大學生,這是鬧著玩的?
這一時期,教育方面貴族子弟具有絕對的優先權,透過預科學校進貴族中學就能面試入學,無需競爭,但是平民子弟往往要經過好幾個大的門檻,預科教育階段就得學習拉丁語、希臘語、哲學、數學、自然科學等等,而這其中只有成績優異者才有資格申請大學。
至於像聖彼得堡大學這種裡面全是地道的貴族老爺的學校,難度更是超乎想象,入學科目除卻各種語言以外,往往也要涉及到歷史、地理、一門外語,甚至有些時候還會考到化學、物理。
毫無疑問,這就是專門為平民子弟設定的壁壘。
不過這也正常,就算是後世,什麼教育資源、私立學校、學區房、各種競賽、各種特招渠道等等等等的隱形壁壘,那都是一抓一大把,更何況是現在,我們地道的不能再地道的聖彼得堡老爺,有點特權怎麼了?
遙想當年,我們的先祖那可都是隨著彼得大帝一同入關,把該吃的苦都給吃了,該流的血流的汗全都流了的!
總之,在這種情況下,毫無疑問,米哈伊爾打小就是個天才,什麼兩歲能言,三歲能誦,五歲出口成章,十歲就學完了拉丁語希臘語,十三歲……
當然,這也是這年頭大部分叫得出名的知識分子普遍走過的路程。
什麼別林斯基、赫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
說白了,沒點智商也當不了知識分子鍵不了政。
這年頭鍵政又不是過家家,是真的會有大批知識分子以什麼什麼思想為指引,進而採取行動的。
以至於後來竟然出現了刺殺亞歷山大二世這種絕世狠活,誰聽了不得說一個服字.
言歸正傳,在上述條件下,作為看著米哈伊爾這麼一路走來的普爾赫莉雅,自然是為自己兒子感到深深的驕傲,也常常愧疚於貧困的家庭環境限制住了自己親愛的米沙的天縱之才。
若非如此,也就不會有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了
感謝運營老哥,也非常感謝小時光大佬的推薦,真的很驚喜。我早上的時候還在想收藏怎麼突然漲這麼多,本來以為是我起飛了,沒想到是借大佬的東風起飛了(狗頭)
希望接下來依靠自己也能起飛吧hhh。
還是感謝各位老爺的支援,非常感謝。
也感謝“npc1801”大佬的打賞,比心。
這本書計劃上是能寫很長的,因為19世紀實在是眾星雲集,除了俄國那些耳熟能詳的大師以外,歐洲那些在世的簡直燦若繁星。
什麼大仲馬、小仲馬,雨果,巴爾扎克,福樓拜,莫泊桑,狄更斯,左拉,哈代,馬克吐溫,惠特曼,海涅,易僕生
本書大體上是文豪文,但也算是歷史文,穿插著講一點有意思的,再談談一百多年前跟如今又有什麼不同。
看了很多資料確實發現,那樣一個時代跟今天這個時代又是何其相似,不同時代的年輕人亦有相同的迷茫。
這樣的漫長的旅程,還希望各位大佬多多支援,多多追讀,至少至少,週二的時候別忘了這本書(哭唧唧)
再次感謝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