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國當文豪

第57章 愛幻想的三位同學

當米哈伊爾和別林斯基動身去往《祖國紀事》的出版商克拉耶夫斯基那裡的時候,涅克拉索夫也跟了上來。

他倒是不用去領稿酬,但關於《彼得堡文集》這本文集的事,他還是要同米哈伊爾和別林斯基再商量一下。

說起來在同時代的諸多大作家中,涅克拉索夫才是真正具有商業頭腦的那個人,其他人不是貴族就是賭鬼,再就是經典的窮光蛋。

而除了這幾年很能肝以外,涅克拉索夫早就試著出版了幾個小文集,並且賺到了不少外快,嚐到甜頭之後,涅克拉索夫就準備搞一把大的,而且不止一次地跟別林斯基提到過此事。

當別林斯基得知了涅克拉索夫的這個想法後,當即就熱情地參與到了這項出版工作之中。

他以他自身的影響力開始向各個他所熟識的知名作家、詩人和其他藝術家寫信,向他們索取稿件或者其它作品

而在這一過程中,別林斯基也是充分發揚了俄國文學圈劫富濟貧的傳統,他認為擁有資產的作家不應當接受涅克拉索夫的錢,他在宣傳中說,幫助一個貧苦的同行擺脫困境,使他能夠自由呼吸和做他心愛的工作,這是每個作家的義務。

聽起來似乎有點太理想主義了,但在這年頭確實有很多人紛紛響應,在這其中,屠格涅夫貢獻出了他的詩歌和短篇小說,後來被稱為“俄國sh主義之父”的赫爾岑化名伊斯坎德爾,提交了自己的政論和小說。

目前這位暴躁老哥在莫斯科,米哈伊爾想要見到他估計還要再過段時間,而他的故事當然稱得上一句波瀾壯闊,但暫且還是放到後面再談。

然後大翻譯家克羅嫩貝格交出了一篇翻譯方法論文章,索洛古勃伯爵交出了一個劇本和一篇小說,奧多耶夫斯基公爵交出了一部中篇小說和一篇哲學論文,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詩人和作家都免費交出了自己的稿件。

而詩人和作家們都這樣了,俄國的藝術家們當然也不能丟份,於是大畫家阿金免費為整本雜誌設計了插圖,大雕刻師為他們免費刻了版………

那麼別林斯基在做了這麼多努力、用了這麼多人情並且樂呵呵地為這本文集作了序後,他得到了什麼?

欸!我別哥分幣沒有,分文不取!

而既然別林斯基這麼有人脈和影響力,為什麼不自己搞一本文集發發財呢?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難道我有能耐辦得成這件事嗎?這需要有本領,如何不能賒賬,沒有印刷和紙張,事情就無從著手,還必須跟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談生意

我的命運大概是要在文學界當一輩子長工,為主人幹活,好讓他們發財致富,並且嘲笑我——你瞧這個大傻瓜,他把栗子炒熟,我們就從他跟前拿走,只給他留下殼兒!”

這當然是一句自嘲的話,但別林斯基確實就是這麼做的。

而除此之外,則是別林斯基確實缺少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的能力,這也是很多藝術家的通病。

像涅克拉索夫的話,大抵是因為在聖彼得堡摸爬打滾了好幾年的緣故,敢想敢幹,也不怕欠債,就像《彼得堡文集》的出版,除了他自己有一點錢以外,其餘大部分花費要麼是他借來的,要麼就是賒賬。

關鍵是還都幹成了,這就不得不讓人說一聲佩服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