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風味鳳尾魚:
鹽漬鳳尾魚切片備用。將煮至半熟的雞蛋、細葉芹和美洲地榆一起剁碎。魚片在大盤上擺放若干菱形,每個菱形之間留出一定間隙。將剁好的蛋黃、蛋白和香菜撒在空隙處及盤沿,注意按不同顏色填撒,不要混淆。
取精橄欖油加上酸果汁、粗胡椒粉、幾滴中國醬油兌成調味汁加於盤底,使之與配料混合均勻。
——《大仲馬美食詞典》
關於米哈伊爾同大仲馬在餐桌上的較量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結果,屠格涅夫只能說,倘若忽略掉那些空盤以及周圍不少人的目瞪口呆,那麼他只看到了兩個惺惺相惜的男人。
以至於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候,大仲馬可謂是相當不捨地拉住了米哈伊爾的手,然後止不住地說:“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俄國竟然有你這樣地道的美食家!米哈伊爾老弟,哪天有時間了請你一定要來我這裡做客,我親自下廚,無論你想吃多少都行!
還有,你真是好胃口啊!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哈哈哈哈,跟你一起吃飯真是我今天遇到的最高興的事情了!”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場面,那自然還是米哈伊爾的腦中清楚地記得大仲馬老師的《美食詞典》的全部內容,如果說以前看的時候那是饞完了,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
而眼下既然有了實踐的機會,米哈伊爾自然就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於是便有了以下這些場景:
興致勃勃的大仲馬開口說道:“來!嚐嚐這道菜,這可是它家最好的菜品之一了。你感覺怎麼樣?味道好嗎?你有品嚐出來什麼嗎?”
確實品嚐出來幾分滋味的米哈伊爾只是微微一笑,接著便直接開口道:“我嚐出了一點酸果汁的味道,然後有胡椒粉,還有.
看著如數家珍的米哈伊爾的大仲馬:“!”
“那這道菜呢?”
“這道啊,我猜裡面有一點茴香,白葡萄酒還有”
“那這個呢?還有這個!”
“這個啊”
聽完這些話後的大仲馬:“!!!”
雖然不能說沒有一點錯誤,但是大部分內容都是對的,所以這是老吃家啊!來自俄國的老吃家!
關於法國人對於美食的看法,毫無疑問,他們直接就將法國菜當成了法國的驕傲和瑰寶,而早在1825年,參加過法國大革命、流亡過美國的法國美食家讓·安泰爾姆·布里亞-薩瓦蘭就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美食製作方法和美食理念,甚至說已經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
而他也寫過許多有關食物的格言,其中比較有名的一條則是:“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能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
當然,這句話在米哈伊爾身上並不適用,要說他的口味那可真是太雜了
而說起法國的美食,那比較廣為人知一點的還是法式蝸牛,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蝸牛隻是平民們的充飢食物,直到1814年的時候,拿破崙的外交大臣在勃艮第宴請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時,因食材短缺,名廚安東寧·卡雷姆急中生智,將花園裡的蝸牛以大蒜、黃油、歐芹烤制。
儘管這只是應付亞歷山大一世的無奈之舉,但亞歷山大一世吃了之後還是高呼地道!媽媽的味道!
於是這道“勃艮第焗蝸牛”由此聲名鵲起,迅速風靡了法國上流社會,成為一道高檔的精緻前菜。
總之懂美食,在法國人眼裡確實稱得上一種高貴的象徵,而大仲馬本來就跟米哈伊爾說話說的很愉快,在吃過飯後,那就更是宛如一見如故,恨不得引為知己。
對此米哈伊爾確實也有類似的感覺,畢竟大仲馬確實是個老吃家,而且胃口極大,有他在的話,想必是能夠多品嚐好幾道菜。
至於在一旁看著兩人惺惺相惜的屠格涅夫,他的大腦則是又稍稍產生了一點混亂。
什麼?這位仲馬先生竟然吃的要比米哈伊爾還多一點?
還有,米哈伊爾什麼時候成了美食家了?我怎麼不知道?他之前不是什麼都吃嗎?
一時之間,屠格涅夫還真想米哈伊爾抓起來抖一抖,看看他身上到底還能掉下來多少東西。
當屠格涅夫真的問了米哈伊爾這個問題後,米哈伊爾只是笑著回道:“伊凡,其實對我來說,我還是很喜歡吃美味的食物的,不過並沒有必要刻意追求這件事。而如果是在巴黎的話,那麼很顯然,對於美食表現的很有見地應該是能讓接下來的事情更加順利。”
而就在米哈伊爾跟大仲馬“法餐廳裡論美食”以及吃完後的依依惜別之時,場上當時肯定還是有許多別的客人在的,他們最開始的時候還在密切關注著大仲馬這位巴黎社交場上的名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放在了那位吃的雖多卻吃的格外優雅的年輕人身上。
既忍不住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又難免沉浸在了他對法國菜的品味與見解當中。
等到這位頗有些異域風情的年輕人離開之後,在場有些人在討論巴黎的社交場上什麼時候又出現了一位新人,有的則正好正在為巴黎的某家報紙供稿,而後者則正是一位名為勒戈夫的年輕人。
嚴格意義上來說,勒戈夫最近的運氣實在是不怎麼樣,寫出來的東西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著落,但開銷卻是一如既往,因此這麼過去了一段時間後,勒戈夫的錢包正在迅速乾癟。
他在經濟這一塊有些困窘,他的朋友們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不過由於他們當中有人要過一個重大的日子,因此他們這些人合計過後,終究還是咬咬牙來了一家頗為昂貴的餐廳見見世面。
不過勒戈夫的朋友們小心翼翼地將這些菜吃到一半的時候,他們便發現勒戈夫好像著迷了一樣的看著某處,不僅飯都不吃了,甚至說為了聽的更加仔細,勒戈夫直接就跑到一個頗為不錯的位置蹲守了起來。
由於他們瞭解勒戈夫的職業,因此並未過多的進行干涉,而等勒戈夫興奮地拿著匆匆記下的東西回來後,他便直接對他的朋友們說道:
“接下來你們就瞧好吧!整個巴黎各大有名的報紙都會有我的文章的!我要將今天記下來的時期寫成好多篇文章一一給他們寄過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