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薩星系,戈爾姆通道。
博薩空間。
瞭解塞弗倫·坦恩過往作戰經歷的人,可能會覺得她在戰略部署上近乎瘋狂。
卡羅克對此有更深刻的認識。
坦恩行事有條不紊且極為謹慎,甚至可以說過於謹慎。
除非她已經透過推演、情報或原力預知確定了行動的結果,否則絕不會輕易付諸行動。
而一旦她確認了結果,就會孤注一擲,調動所有資源開始行動,這也成就了她如今的威名。
在博薩武伊東南僅700秒差距的這片星域,卡羅克就見證了她最輝煌的一次勝利。
當時坦恩以自己為誘餌,而共和國特遣部隊果然上鉤,毫無懸念地落入了已經編織好的陷阱。
言歸正傳。
卡羅克看了一眼艦橋主計時器發出的冷光數字。
他們已經與共和國和博薩的聯合艦隊在這片空域對峙了整整五個標準時。
而坦恩將軍就像一尊鑲嵌在艦長席上的塑像,紋絲未動。
她那雙標誌性的、發出暗紅色光芒的眼睛緊閉著。
卡羅克能感覺到她正將意識沉入原力的深層,探尋著常人無法觸及的資訊流。
但她究竟在浩瀚的原力之海中搜尋什麼,他並不清楚。
他只知道,自己已經在她身旁站了接近八個小時,軍靴內的腳底發麻,小腿肌肉僵硬痠痛,幾乎支撐不住身體的重量。
他們尚未發動攻擊的原因很簡單,敵方艦隊盤踞在氣態巨行星戈爾姆稠密的小行星環帶內。
雙方之間隔著超過六萬千米,在這空間中緻密冰層、岩石、小行星、塵埃以及其他星際碎片構成的天然屏障。
任何制導導彈都無法有效穿透這道混亂的防線。
即便“災厄號”擁有強大的粒子護盾,在無畏艦穿越這片區域抵達另一側之前,也會被持續不斷的撞擊耗盡能量。
但卡羅克明白,共和國之所以選擇這個戰場,核心目的就是想讓他們無法使用坦恩將軍標誌性的軌道炮戰術。
坦恩的眼瞼微微顫動,那對發出紅色光芒的眼睛在數小時的沉寂後首次睜開。
她透過艦橋寬闊的前觀景窗,眯起眼睛,銳利的目光投向遠方模糊的敵方艦隊陣列,彷彿才剛意識到他們正處於一場激烈的戰鬥對峙之中。
若不是卡羅克也沉浸在對原力的淺層感知中,捕捉到她意識迴歸時那微妙的精神漣漪,他真以為將軍剛從長時間的靜坐休憩中醒來。
“敵軍數量?”
坦恩的聲音因長時間沉默而帶著一絲乾澀的沙啞。
“二十一艘‘歡呼者級’運兵船(acclamator-class assault ship),包括確認的‘談判者號’和‘寧靜號’。”
卡羅克立刻彙報,資料早已爛熟於心,“三十三艘‘阿奎坦斯級’突擊艦和十七艘cr - 90輕型護衛艦,此外還有六艘博薩地方突擊艦和十一艘博薩護衛艦。”
他目光掃過戰術全息臺上閃爍的藍色敵艦標記。
“嗯。”坦恩發出一聲簡短的鼻音,視線並未離開觀景窗外的星點,“你能感知到絕地的存在嗎?任何一點的原力擾動?”
卡羅克集中精神,再次嘗試透過原力去感知敵艦群。
但他的力量層級相對較低,精神觸鬚在廣袤冰冷的太空真空中顯得格外微弱,幾乎無法有效穿透這段距離和小行星帶形成的無形屏障。
而透過厚厚的觀景窗用肉眼觀察也毫無意義。
距離太遠了,隔著密集的行星帶碎片雲,他連那些共和國戰艦上的紅色塗裝都看不清,更別提感知個體生命。
“沒有。”卡羅克在心裡默默撒了個謊,不想顯得自己能力不足,“我沒感覺到任何絕地存在。”
“那這就簡單了。”坦恩的語調短促而肯定,彷彿已經排除了一個重要的變數,“艦長,你能告訴我擊敗他們最有效的方法嗎?最節省時間、資源,並確保我方最小損失的方式。”
最有效的方法!
卡羅克在心裡重複著這句話,將軍的語氣聽起來共和國艦隊的失敗似乎已成定局。
問題不在於如何擊敗他們,而在於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和損失,乾淨利落地做到這一點。
這意味著將軍心中已經有了詳盡的計劃,此刻更像是在試探卡羅克能否洞察她的意圖,或者至少提出有價值的見解。
試探。
卡羅克至今的人生彷彿就是一連串永無止境的考驗,但這是第一次,考驗與原力技藝毫無干係。
這次,是關於戰術思維、大局觀和指揮素養。
我必須證明自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