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好聖孫,汝當為千古一帝!

第58章 給科舉上上強度,學文也得尚武!

春闈!

古代讀書人們心中一等一的大事。

一聽監國殿下居然對科舉有想法!

朝臣們不淡定了!

但人家監國還沒說到底有什麼想法。

諸位大人們也不好現在就說什麼。

但每一個心中,也開始猜測起來。

都想著這一位監國可不要搞出什麼稀奇古怪的想法就好!

畢竟科考,是事關全天下讀書人的大事。

更關乎所有士大夫們的核心利益!

下朝後。

御書房內。

朱瞻墡、太子朱高熾,三楊和于謙,還有吏部幾位大人,此時全在這兒。

為的就是春闈一事!

大明朝的讀書人們,寒窗苦讀數十載,為的就是今天能金榜題名,功成名就。

為的就是一日看遍長安花!

當然,也是朝廷選拔優秀人才的重要渠道。

從朝廷到民間,這都是一件不能出差錯的要緊事。

但就在即將要大考的關頭。

朱瞻墡就想實施自己的科考改革計劃。

一個別具一格而又超越時代的想法!

八股取士取的是穩定,但不先進。

對於封建社會的穩定是有好處!

但絕對不是進步的制度!

封建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切都要維穩。

穩定壓倒一切!

連教育都趨於這個方向。

這可是不利於文明進步的!

雖然說考八股的不一定笨蛋,畢竟大明朝幾百年這麼多優秀而又絕頂聰明的名臣名將們,一大半那都是考科舉,考八股的!

能入朝為官本身就代表了智商問題不大了。

就比如此刻站在朱瞻墡面前的三楊和于謙他們。

這也是“死讀書”“學八股”出身的讀書人,這能是笨蛋嗎?

顯然不是!

都是一萬個裡面選一個的聰明人。

不過,個人不代表集體。

不能因為出了幾個無雙的國士,就說這制度好。

八股取士絕大多數取的還是庸人無疑!

如果大明科舉取的都是,武能上馬定乾坤,文能提筆安天下的人才。

那可就太好了!

雖然是願望,但也得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胸懷理想,腳踏實地。

朱瞻墡看著面前的幾位大人,開門見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爹,還有諸位大人,孤打算改革一下這一次的科舉考試,我大明朝立國便是兵馬火器稱盛,又以文治仁德治天下,到了皇爺爺這一代,又飲馬瀚海,兵臨斡難河畔,如今要選人才,怎麼能只通文而不知兵呢?”

“諸位大人,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