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兩章太急,回來太晚趕著更新,有幾處錯別字和語病,不過半夜的時候,小作者已經更正了,謝謝大家的支援。)
朱瞻墡朝前離去,身後的官員們,一個接一個地癱軟在地。
有幾位官老爺還尿了。
連一旁的小太監們都捏著鼻子受不了。
一個太監急忙勸道:
“幾位大人,咱們還是趕緊去換一條褲子吧,待會還要跟著殿下吃豆腐腦呢!”
這不提豆腐腦還好。
一提豆腐腦,這些官員們的臉上,徹底成了苦茄子色。
朱瞻墡走在最前面。
三楊和于謙緊隨其後。
楊閣老亦步亦趨,落後朱瞻墡半步,
楊士奇恭敬地沉聲道:
“殿下,此事過後,那些暗地裡還有小算計的官員,也都不敢再得罪您了,如今的局面,可算是因禍得福。”
于謙也附和贊同道:
“對,這樣一來,監國的新政,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推行開來,朝野上下現在都得聽殿下一人之令。”
朱瞻墡聞言點點頭,
此事過後,朝局盡在掌握。
必須要趁著這一段時間,好好做點事情。
百官們就算還有不贊同自己政策的人,也不敢再公然反對了。
從結果來看,這次風波,還真是一個好事。
福禍相依。
……
重新上朝。
朱瞻墡讓刑部尚書宣佈了一次罪官們的名字。
每一個都當著諸位大臣們的面唸了一遍。
罪行都是一樣的——謀逆!
謀逆自然是大罪,那都是要入史入卷宗的。
朱瞻墡命內閣抄寫了一份,並且詳細記載了這一次的經過,讓他們聯名送報給前線的陛下。
這件事,肯定是要讓皇爺爺知道。
朱瞻墡不打算瞞著正在前線作戰的朱棣。
十日後。
陰山以北,瀚海以南。
朱棣的大軍已經在此地等候了足足有五日。
大同府源源不斷地供應糧草軍械。
甚至還在給朱棣繼續補充人馬。
這一次朱棣顯然是不打算就這麼打一趟就走。
大同府的總兵也看明白了,所以主打的就是配合。
朱棣在此以逸待勞,準備迎接阿魯臺部的先鋒部隊。
目前朱棣手裡已經有了十門佛朗機炮,還有五十把布朗貝斯步槍。
燧發槍也許不是很多,還不能形成密集的火力網。
但佛朗機炮卻已經可以組成強大的火炮陣地。
大戰在即,京城又送來了一份密報。
朱棣以為是好聖孫又送好東西來。
誰知道開啟一看,竟然是一份奏摺和一封信。
朱棣正在一處山坡上藉著望遠鏡眺望遠處的戈壁荒漠,那裡一馬平川,也是敵人唯一可以正面突襲,拉開騎兵陣型的地形。
“除了這些就沒有了嗎?”
“是的陛下,就只有奏摺和信。”
“行,你放在這兒,朕會看的。”
朱棣放下望遠鏡,就直接坐在了地上,他忍不住再次眺望了一眼那遠處的戈壁灘,他在期待著什麼。
可地平線上,依然什麼都沒有出現。
一個鬼影都沒有。
按照斥候前幾天的回報來看,敵軍應該快到了呀!
怎麼遲遲都還沒有出現。
朱棣先開啟那一封信,果然是朱瞻墡的親筆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