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鬆開手中幌金繩,掃了眼面前巍峨入雲端,籠罩在無窮佛光當中的須彌山。
沉默片刻,多寶道人轉過身,與李耳對視,目光復雜。
最終似是做出什麼決定,對著李耳拱手作揖,行了一個道禮:
“大師伯,從今往後,截教不再有多寶道人。”
李耳點頭,輕聲說道:
“去吧。”
多寶道人不再多說,重新挺直脊背,看向面前的須彌山,神色堅毅。
洪荒演化三界,封神量劫結束之後,李耳便告訴他,西方當興,這是大勢所趨,也是道祖欠下的因果,不可改變。
但洪荒氣運有定,西方大興,玄門氣運必將受損。
雖然太清聖人那時候也不知道佛門的事情,但卻能看出多寶道人和西方有緣,有著西方之主的命格。
若在西方大興之時入主西方,也就是成為現在佛門之主,
再以太清聖人所傳之法立下小乘佛法,便可擷取部分佛門氣運,減少玄門氣運的流失。
自此以後,佛門的小乘佛法便胎脫於玄門,無論今後佛門如何興盛,和玄門始終都有千絲萬縷,且不可分割的聯絡。
此舉雖不至於讓佛門重歸玄門,但也能避免好佛門徹底超脫出去,玄門氣運不會因此而化作佛門的養料。
多寶道人回憶著太清聖人所說之話、所傳之法,向前邁出一步,雙手合十,朗聲說道:
“天道在上,吾為玄門多寶,今於佛門創立小乘佛法,為佛門之主,西方如來!”
話音落下,多寶道人頭頂三千煩擾絲盡皆掉落,光禿禿的頭頂上,開始長出肉髻,散發大智慧光芒。
身上的玄色道袍化為純金袈裟,無量佛光自他體內散發而出,端是玄妙非凡。
隨後,多寶……不對,應該是西方如來,緩緩朝著須彌山巔走去,站在西方二聖的身前,地位僅次於接引和準提這兩位聖人。
隨著西方如來歸位,佛門愈發圓滿,氣運愈發強盛。
但就是如來這般行徑,多少是有點鳩佔鵲巢的樣子,讓佛門眾多佛陀、菩薩感覺不太自在。
修為越高,這種感覺越明顯。
修為到了大羅金仙境界,更是能夠察覺到,原本圓潤無缺,剛剛從西方教氣運誕生出來的佛門氣運當中,多了一縷縷玄門的氣運。
雖然這些也是純粹的氣運,並非什麼雜質,更不是業力這種會損害氣運之物。
但這些玄門氣運的出現,依舊導致佛門的氣運變得駁雜,不再純粹。
佛門弟子都都知道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卻又無可奈何,
即便是西方二聖也只能嘆一口氣,身形消失不見,再次離開洪荒,回去坐鎮混沌。
多寶道人,也就是現在的西方如來,有著佛祖命格,是佛門命中註定的佛祖,
如果佛祖無法歸位,佛門就不算圓滿,註定無法大興。
將佛祖趕走更是無稽之談,若是佛門真的這麼做了,玄門聖人稍微謀劃一番,佛門便要一分為二,徹底沒有大興的希望。
正因如此,即便西方二聖心中不爽,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這就是聖人博弈,不存在一帆風順的事情。
多多少少都會有變故發生,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太清聖人竟然如此隱忍,
在西方建立佛門之際,給了佛門重重一拳,打在佛門的七寸上,卡在食道中,吐出來不是,嚥下去也不是,只能忍著。
他們倒是推衍出,西方佛教當興東土。
只是沒想到,這個帶領佛門的大興東土的佛祖,竟然也是來自東方,還是截教內門大弟子——多寶道人。
他們遇到多寶道人的時候,只是覺得多寶道人和佛門有緣,是將來西方大興的重要一環,
但卻不知道多寶道人就是身負佛祖命格,帶領佛門大興之人。
這很顯然,是太清聖人做的手腳,否則多寶道人如此關鍵的人,他們怎麼可能會沒有感應呢?
但話又說回來,就算太清聖人沒有做手腳,他們想要從太清聖人手中搶走多寶道人,基本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已至此,他們只能無奈接受這個事實。
不過,此事倒也並非沒有轉機,多寶道人成了西方如來,成為佛門佛祖,他的道途便和佛門繫結在一起。
如來想要修為更進一步,成就準聖,就必須助佛門大興,雙方的利益一致,在一條船上面。
西方二聖無需過多算計,只要如來還想修行,早晚都得心向佛門,這是不可能避免的事情。
換言之,太清聖人知曉西方註定大興,多寶道人早晚都得歸位,無法改變。
李耳西出函谷,送多寶道人歸位,並非是想要將多寶道人當做玄門弟子打入佛門,
而是用佛門的這個佛祖,換取更多玄門氣運,讓佛門無法徹底超脫,和玄門始終都有因果糾葛。
佛門興,則玄門興。
佛門衰,同樣會引動玄門其餘受損,但是和佛門比起來,影響肯定會小許多。
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因法門大興而導致玄門衰敗的事情發生,還能立刻擷取一部分佛門氣運,重歸玄門所有。
但玄門損失一個多寶道人,佛門獲得一個有望準聖的佛祖,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代價。
認真算起來,除了太清聖人隱瞞多寶道人擁有佛祖位格之外,這些都是明謀。
玄門損失一個截教大弟子,收穫更多氣運,並且和佛門興衰與共。
佛門氣運變得駁雜,無法徹底從玄門超脫出去,但卻收穫一個佛祖,大興有望。
多寶道人失去截教大弟子的身份,成為相西方佛祖,準聖有望。
如此說來,倒也算是三方獲利。
當然了,如果沒有太清聖人這一手,佛祖依舊會歸位,佛門今後也不會出現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之爭,將會更加圓滿。
“嚴格說起來,應該是四方獲利。”楊宣收回目光,嘴角微微上揚。
若是佛門建立之初便已經圓滿,所獲的氣運估計就能壓過天庭和地府一頭,且不存在教義之爭。
這種情況下,即便楊宣提前多年佈置,神道想要和佛門爭奪信仰,那也相當於是逆天而為,難度更大。
但現在嘛,就算如來歸心佛門,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之爭依舊不可避免,這就是楊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