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闕

第78章 陰山怒

僕人低頭,應道:“是,”闊闊真目光閃爍,望著蜈蚣壩的方向,咬牙道:“血債只能血來償還,無論付出什麼代價,你們必須償命。”

僕人匆匆出帳,不過片刻,就帶著幾個奴隸進帳,開始在大帳中佈置祭臺。

闊闊真所謂的祭臺,其實就是一件陶甕,一口骨刀,一面人皮鼓,一根人脂燭,一枚龜殼,一把蓍草,僅這六樣。

奴隸們彎腰低頭,將陶甕置於帳中最顯眼處,又將骨刀放置在甕旁,人皮鼓則斜靠在甕邊。人脂燭被小心翼翼地安放在特製的燭臺上。

闊闊真踱步上前,一手捧起龜殼,一手拿起那把蓍草,乾枯的手指輕輕摩挲著草莖。

世人都說吐蕃苯教兇狠霸道,人骨笛、骨珠、肉蓮花、達瑪茹、人皮鼓、人骨號、嘎巴拉碗這些法器,無不是陰邪惡毒之物。

但吐蕃苯教與巫教相比,卻又遜色了不止一籌。

巫教祭天、祭神,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崇尚血祭、人祭,每祭必有人牲,並以此為禮。

據說殷商之時,就是巫教極興盛的一個時期,上到顯貴,下到黎庶,都行人祭。人祭之法,歷經殷商六百年演變,竟有了包括擊殺、砍頭、燒死、投水、剖身、取髒等一千二百種方法,其間更有醯九侯、脯鄂侯、刳比干的傳聞。

所謂醯九侯,是把九侯做成肉醬,脯鄂侯,則是將鄂侯製成肉乾,而刳比干,卻是剖開比干胸膛取心。

看著人脂燭的火苗,在輕輕跳動,闊闊真將一根蓍草放在火上,蓍草迅速被點燃,幽綠的火焰沿著草莖向上蔓延。

隨後,闊闊真猛地將燃燒的蓍草甩向陶甕,噗的一聲,陶甕中瞬間騰起一團黑色煙霧。

見黑霧升起,闊闊真神色凝重,又在甕中投入一根蓍草。

“隋人,”

他的聲音低沉而狠厲,陶甕中的黑霧愈發濃烈,隱隱有低沉的嗚咽聲從中傳出。

手中的蓍草一根接一根投入甕中,火焰顏色從幽綠逐漸轉為深紅,最後化為紫色。

已率眾軍走出蜈蚣壩,正要進入白道的呂尚,忽然勒馬,凝視著陰山之北的方向。

“就知道不會太平,”

看了一眼陰陰沉沉的天色,呂尚嘆了口氣。

一絲若有若無的炙熱氣息,在空氣中悄然瀰漫。緊接著,是密密麻麻,又極為細微的火絲,仿若牛毛一般徐徐飄落,在空中劃出一道道若隱若現的痕跡,落在地面,迸射起點點火星。

“火?”

魏成驚異的伸手,看著飄入手心的火絲,這點火絲一觸碰肌膚,立時就會出現焦糊的味道。

“這,不會是要?”

察覺不妥的尚司朗和新永豐,看著陰沉的天色,望著不斷飄落的火絲。

“是火雨,這是火雨,”已經反應過來的魏成,呼喊道。

他的呼喊聲,引起士卒們的騷動,紛紛抬頭。

待到士卒們看到那些細如牛毛,危險至極的火雨時,臉上表情已從最初的疑惑,轉變為恐懼。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