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三十六難》曰:“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元氣之所繫也。”
所謂元氣,是為人身至要之氣,為諸般生命活動之原力。其生於先天之精,又賴於後天水谷精氣的續補滋養。
故而元氣有虧,便精神失養,臟腑失和,倦怠疲睏,氣短力乏,表現在外的是呼吸淺而短促,面色發白。若不能及時回補,輕則外邪易侵,諸疾叢生,重而沉痾難愈,乃至危及性命。
呂尚精通醫理,自然知道元氣虧損後,必須要立即補養元氣,否則極易留下病根。
公事房裡,幾張公案拼湊在一起,其上都是些如黃芪防風湯、參苓粥、山藥紅棗枸杞粥、清蒸鹿肉、水煮羊肉之類,補氣益氣的膳食。
呂尚伏案狼吞虎嚥,羊肉、鹿肉都是大塊大塊蒸煮,燉煮的又爛又熟,再加上他煉體有成,全身骨骼不說如鋼似鐵,也相差無幾。所以吃的時候都是連骨帶肉一起嚼,嚼的咯嘣作響。
“這……”
房子安一眾屬官呆立一旁,瞠目結舌地望著呂尚的吃相。
此時的呂尚,全然不顧屬官們驚詫的目光,風捲殘雲,囫圇吞嚥,什麼人參、黃芪、羊肉、鹿肉來者不拒,腮幫塞地滿滿的,嘴裡飛快咀嚼,手口並用,一桌藥膳很快就沒了大半。
看著呂尚用餐時的模樣,房子安等人面面相覷,甚至已經有人忍不住打起了空嗝。只看呂尚這駭人吃相,房子安等人竟然有了飽腹感。
屬官中資歷最長的付斌,對呂尚這驚人的食量,直咂舌道:“大人這腸胃,銅澆鐵鑄不過如此。我曾聞東魏高敖曹日啖一牛,當時還有些不大相信,認為以訛傳訛,不足為信,今日見呂蘭臺食量,方知有些人就是不能以常理度之。”
高敖曹,東魏猛將,以勇猛著稱,武力驚人,馬槊更是堪稱一絕。據說這位猛將飯量極大,日食五斗米,五十斤肉,巔峰時日啖一牛,傳為一時奇聞。
見呂尚食量如此嚇人,付斌暗忖:“這蘭臺郎,莫非也是武力強橫之輩?要是真像我想的一樣,那就不能再將之當作一個普通外戚看待了。”
付斌知道一個很樸素的道理,吃得多不一定有武力,但有武力的人一定吃得多。
最出名的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中的廉頗,這位老將七十歲時,還能一餐食鬥米,吃十斤肉。
如果呂尚也如高敖曹一般,是個武力強悍之輩,那付斌就要考慮去不去抱呂尚的大粗腿了。
畢竟,像呂尚這樣年輕又有勇力,還是天子外戚的人,肯定要被天子重用。若能抱住呂尚的大腿,不說平步青雲,肯定要比守著這個九品官位好百倍。
“吃的真痛快,”
呂尚仰頭咕嚕咕嚕,將一盅防風湯豪飲而盡後,終於打了個飽嗝,隨後轉頭又吩咐房子安,道:“拿大觥來,再來幾觥防風湯、參苓粥。”
觥者,酒器也,呂尚說的大觥,則是指的盛粥盛湯的器皿。
呂尚喝粥喝湯時,就是嫌碗太小,讓人拿大觥來盛粥盛湯,十幾碗湯粥一起才能盛滿大觥。
“是,”
房子安急忙應聲,然後一招手,馬上就有典書小吏,小跑著去皇城食監取防風湯、參苓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