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眼看自己男人,把內庫房的鑰匙都給了自己,不由臉色一喜。
雖然結婚後,李景孝帶著自己去過庫房,對著賬本清點了一遍。
而且城外1600畝,分散在三處的小莊子、城裡的8間店鋪,都已經交給自己打理。
但內庫房的小屋子,卻只是開啟了,讓自己盤點過裡面有多少現銀。
現在內庫房的鑰匙也交到自己手裡,那就是說,今後這些錢財,全是大房的。
一想到內庫房裡,現銀、銅錢就有4.5萬兩,黃金3百兩。
銀票加起來3.7萬兩。
秦可卿心裡就高興的人都笑傻了。
這些銀子裡,結婚時收的禮物,現銀就有1萬多兩,銀票也有四千多兩。
這錢禮錢看似是自家的了,可實際上,今後送禮之人的家裡有喜事,還是得還回去不說,說不定還得多出一點。
另外興安伯府3個管事被抄家後,炒出現銀和銅錢,摺合銀子三萬兩。
1600畝的田產和3間鋪子、3套小宅子,也是這三個管事多年積累下來的。
一下子全便宜了李景孝。
江州的偏房被趕回老家時,也被李景孝搜刮了1萬兩才放他們走。
其他的,賈家、林家幾次送禮,銀子不算多,但東西那是以車來算。
今後十年內,家裡都不用出去採買綾羅綢緞。
像是雲錦、蘇繡,很多時候能代替銀兩,還有錢都不見得能買到。
秦業只是個從六品工部主事,又不敢以權謀私,光靠俸祿和常規的一些孝敬,日子過的挺清貧的。
秦可卿忽然掌握著幾萬兩銀子,難免激動。
對李景孝給寶珠、瑞珠4兩月例,立馬就不在意了。
卻不知道,李景孝手上還留著1萬兩的銀票。
定城伯府那邊又送了2萬兩銀子,也在他手裡藏著。
至於那5間鋪子,李景孝倒是沒私藏,全讓媳婦打理著。
寶珠和瑞珠昨夜把自己交給了李景孝,自然是真正的歸心了。
眼看自己的月例,比一些官員家的太太都高,小姐又真正掌握了家中內宅和財政大權。
兩個丫鬟跟著秦可卿一起長大,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也不為過。
所以秦可卿越好,她們倆也越高興。
給李景孝洗漱和穿衣時,眼裡的柔情,那是藏都藏不住。
等李景孝去上衙,丫鬟婆子們見寶珠、瑞珠都盤起了頭髮,月例又有4兩。
雖然暫時沒說納為妾室,可實際上,即便是景熙三姐妹和秦鍾,都當她們倆是姨娘了。
至於景熙她們的月例,李景孝雖然一時間沒想到,但秦可卿想了想,乾脆從之前的2兩,直接漲到了5兩。
比寶珠瑞珠多,自然顯得她這個嫂子和李景孝這個大哥的重視。
秦鍾則定的是2兩。
本來秦鍾是沒資格拿這錢的,但李景孝不在乎每年的二三十兩銀子給小舅子。
景熙三姐妹自然是高興的很,秦鍾則看著已經撲到秦可卿懷裡的景容幾眼,很快跟著笑了起來。
這麼一來,家中每個月的月例、口糧方面的消耗,也不過一百六十多兩。
其中主子們的月例佔據了大頭,李景孝的親衛,雖然有錦衣衛的俸祿,但既然是親衛,那雙份俸祿才正常。
十六人每個月2兩,又是32兩。
三十多個丫鬟婆子的月例,其實才二十多兩。
用在口糧、菜品上,則不過30幾兩左右。
可見不管哪個年代,再怎麼吃喝,根本敗不了家。
真正費錢的地方,還是每年的迎來送往。
還有送給夏守忠那個死太監,少說也有五六百兩銀子了。
加上其他的太監、嬤嬤,大幾百兩就沒了。
好在夏守忠也知道有來有往的道理。
新家這邊的傢俱、裝飾物、擺設和日常用品,全是內務府庫房裡挑選出來的好貨。
加起來沒三四千兩銀子根本下不了,真說起來,還是李景孝佔便宜了。
正房、東西廂房裡的床榻用料和做工,更是有錢都買不到。
還有夏守忠嘴裡聽到的訊息,也是銀子沒法比較的。
所以李景孝對這種錢,從不會吝嗇。
穿戴整齊之後,李景孝忽然想到自己成親時,答應了那些陪著自己接親的勳貴子弟,去醉仙樓喝酒的事。
笑著對秦可卿說了這事,秦可卿毫不在意的說知道了,還說了句,“相公,既然要請客,萬不可失了禮數,撿最好的點。”
李景孝笑著點點頭,暗道這媳婦還真是大氣和賢惠。
“放心好了”,說完,偷偷在秦可卿臉上親了下,在媳婦嬌嗔的目光中,笑哈哈的出了家。
等他一走,秦可卿嘟著嘴,嘆息一聲對身邊的寶珠、瑞珠說道,“相公身上肯定還留了不少銀錢。
否則,怎麼沒向我要銀子?”
寶珠和瑞珠對視一眼,暗道,老爺身上不留著點私房錢,那才不正常。
扶著秦可卿回屋,小聲說道,“太太,老爺會道法神通,連長劍、古琴都能忽然變出來,又變沒了。
即便藏了錢,我們也沒法證明他真的藏了錢啊。”
秦可卿一聽李景孝變來變去的能力,鬱悶的點點頭,隨後心裡又暗暗得意起來。
自家夫君體貼、會疼人,還一身本事,更是從不在外面胡來,能嫁進李家,確實是自己前世修來的福氣。
李景孝到了衙門,照例聽取趙軍明的彙報。
本以為還是會沒什麼事,卻見趙軍明說完錦衣衛的瑣事,然後靠近幾步,低聲說道。
“大人,昨晚城東千戶所,有個總旗和下官喝酒時。
無意中提起過,聖人已經命茅山、天師府等道家門派,遣人進京祈福。”
李景孝一愣,隨後笑著擺擺手,“別管這事,本官還巴不得有高人進京。”
之前李景孝還擔心皇帝和太上皇,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非要自己傳他們道法以求長生。
現在既然有人來蹚這個雷,對自己來說是好事。
而且李景孝一萬個相信,茅山和天師府的那些老道士們,肯定不會盡心盡力幫皇家修道。
而當皇帝的,也一定會禁止自己的那些兒子、兄弟們修道。
要不然,一個個都成了超人,倒黴的就是他這個當皇帝的。
即便是太上皇,也肯定會把兒子、孫子們當賊一樣的防備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