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百戶沒什麼關係,否則也不會指點他。”說完,又猶豫起來,直到趙軍恆追問,韓孟卓才嘆息一聲說道,“其實,要說周百戶一點心思都沒用。
好像也說不通。”
二福白了韓孟卓一眼,規勸道,“我就說不用找大人替周百戶求情。
我們都能看出來問題,大人那麼聰明,怎麼可能不知道?不過周家在錦衣衛根深蒂固,大人對一些小事,也就不打算計較了。
否則,也不會只是讓我教訓周百戶,然後又傳了他刀法訣竅。”
趙軍恆這才嘿嘿笑著點點頭,“想把周家拉下馬,其實全看大人在陛下和聖人心裡的聖眷,是否比周家高。
不過,我覺得其實不用這麼急。
反正大人還年輕,再怎麼提拔,也不可能如此年輕就掌握錦衣衛。
只需要靜觀其變,等著姓周的自己出錯,都不用大人動手,陛下那一關就過不去。”
二福和韓孟卓想了想後就點頭,二福摟著趙軍恆說道,“趙三,還是你小子聰明。
走走走,練武去,今後你小子可得多多提點我們這些兄弟。”
韓孟卓笑著附和點頭認同。
只是趙軍恆卻有點得意過頭,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音說道。
“昨兒喝酒時,你也從錦衣衛同僚嘴裡聽說了,我們大人強上了那位權氏的事情吧?
你說,這是不是有人汙衊大人?”
“你給我閉嘴”,二福恨不得打趙軍恆一頓。
這傢伙剛誇他幾句,就得意忘形了。
和他大哥趙軍明一比,穩重方面實在差的太遠。
不過也對,當初在邊軍時,這小子得到他大哥的關照和庇護,雖然危險同樣不少,但總歸沒自己等人考慮的多。
權氏女的事,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假的。
至於心裡怎麼想,又或者說,即便是真的,也不能說出來。
趙軍恆尷尬揉揉腦袋,“行行行,是我多嘴了。”
屋子裡的李景孝即便聽到,也沒當一回事。
主動和指揮使周伯益說權知麗的事,自然就不怕有人拿這事來笑話自己。
而結果也和自己猜的一樣,很大一部分人根本不認為這事是真的。
畢竟哪有自己爆料自己的醜事的人?皇帝那邊,不僅當作沒聽見,給的獎勵也超過預期。
至於會不會暴露權知麗被策反的事,其實想保住權知麗被抓的訊息很難。
但藉口她被自己看上,這才得以逃走,反而說的通。
甚至就算是暴露了,權家今後在高麗內部,親韃靼人的勢力中,很難再獲得這些人的信任。——下午三點多,李景孝收功,看了眼不老長春功已經小成(241/500)。
這才滿意的起身出門,帶上二福等人,徑直去了寧國府。
順道回家,換下官服。
一路上,李景孝忽然想起,前兩天交代給二福,讓他查查錦鄉伯一大家子的事情。
側頭問了二福一句。
二福忙說道,“大人,卑職查倒是查了,只是暫時沒查出錦鄉伯家有什麼惡行和罪證。”
李景孝一愣,正想說自己沒交代明白,讓二福誤會了。
自己其實只是想查查錦鄉伯家的公子哥,人品、能力如何。
但轉念一想,這麼查,其實更好。
勳貴之家,其實根本經不起查。
一些強取豪奪的事,只要沒人鬧,也沒出人命,走走關係就過去了。
即便鬧出了人命,家族沒沒落下去之前,有的是辦法撇清關係。
王熙鳳貪圖三千兩銀子,逼得兩個苦命鴛鴦被拆開,最後雙雙自殺殉情。
這事在洛陽那邊鬧的可不小,最後還不是沒結果?但等到家族勢弱,那這一切都會成為要命的罪過。
所以讓二福好好查查錦鄉伯,也不是壞事。
說著說著,已經到了家門口。
回家換上一身錦袍,和秦可卿說了句今日去寧國府做客。
秦可卿忙帶著寶珠和瑞珠去庫房,親自挑選禮物讓人搬上馬車。
又叮囑李景孝少喝酒,這才目送他出門。
寧國府外,值守的家僕,遠遠看到十幾匹馬和一輛馬車慢跑而來。
立馬就有人往裡面跑去通報,剩下的則快步走下臺階。
規規矩矩的豎立兩排,等著李景孝等人下馬,幫忙把馬匹牽去馬廄伺候著。
李景孝下馬之後,理了理身上的景袍,這才慢點走,免得自己都進門了,賈家還沒人來迎接自己。
真這樣,自己面子上不好看,賈家也尷尬。
不過,以寧國府的門第,除了當朝一品或者公爵爵位在身的人。
否則別說自己一個伯爵,就算是侯爵上門,也不會開中門。
沒一會,就聽到一陣腳步聲從寧國府裡傳過來。
賈珠、賈璉和賈蓉一看到李景孝,忙不迭的拱手。
說道,“景祐勿怪,今日老太太、大老爺、老爺也來了東府。
鎮國公家的一等伯牛大人、理國公家的一等子柳大人、修國公家的一等子侯大人。
平原侯家世襲二等男蔣大人、廣城侯世襲二等男謝大人。
襄陽侯家世襲二等男戚大人,平原侯家世襲二等男蔣大人。
景田侯裘大人、錦鄉伯公子韓奇也都上門做客。
珍大哥實在走不開,忙著在大老爺、老爺跟前陪著客人。
只能讓為兄和璉二、蓉兒過來迎接賢弟。”
李景孝擺擺手,賈珠是榮國府二房長子,也是榮國府的長孫、更是賈家這一代最出息的。
賈璉是榮國府正兒八經的襲爵人。
賈蓉雖然低了一個輩分,卻也是寧國府襲爵人。
兩房嫡脈相迎,面子上一點都不缺。
當然,要是自己已經娶了賈元春,那賈政這個老丈人,按理說是會出來相迎的。
老丈人要是對女婿老是擺臉色,最後吃虧的是他女兒。
特別是這時代講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嫁出去的姑娘,名義上已經是別人家的人了。
所以很多省份,對上門做客的姑爺,向來都是禮遇。
更別說李景孝自己就讓興安伯的伯爵之位,再次落到他頭上。
有這種姑爺,當老丈人的面上絕對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