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除夕,京城的大街上張燈結綵,處處洋溢著喜慶的年味。
硃紅的燈籠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街邊小販吆喝著賣年貨的嗓音此起彼伏。
溫暖的陽光透過薄雲灑在青石板路上,卻怎麼也照不暖秦姨娘秦嫣然那顆冰涼的心。
她裹緊身上半舊的藕荷色棉襖,在大理寺高大的朱漆大門前反覆徘徊。
青磚圍牆內傳來隱約的鎖鏈聲響,每一聲都像鈍刀般割在她心上。
自從趙巧兒結識了長樂郡主,她們娘倆的日子倒是好過了許多,可半月前趙巧兒卻突然失蹤了,音訊全無。
“這位娘子,您在這兒轉悠半天了。”一個挎著菜籃的老婦人狐疑地打量她,“可是要報案?”
秦嫣然猛地一顫,下意識將面紗又往上提了提:“不、不是,我等人……”
她聲音細若蚊吶。等老婦人走遠,她攥著帕子的手才稍稍鬆開,絲絹早已被她揉得不成樣子。
昨日在王府的井邊漿洗衣裳時,她偶然聽見府中兩個婆子在嚼舌根。
“聽說長樂郡主被大理寺抓去關在地牢裡。”
“可不,聽說罪名是勾結反賊,那可是要殺頭的……”
她當時木盆“咣噹”一聲落在地上,濺起的水花打溼了她的繡鞋。
“巧兒……”秦嫣然望著衙門簷下懸掛的“明鏡高懸”匾額,嘴唇微微發抖。
半月有餘了,除了她們居住的王府和林遠山家,這偌大的京城,巧兒還能去哪兒?
她曾壯著膽子去過林府詢問,可門房認出她時那聲嗤笑猶在耳邊:“切!想什麼呢?被休的下堂婦怎會還住在夫家?快走吧!”
林家的管家更是滿臉譏誚:“少奶奶……啊不,趙姑娘要是在這兒,老爺早拿掃帚趕出去了。”
大理寺門前當值的差役第三次朝這邊張望時,秦嫣然終於鼓起勇氣往前邁了半步。
趙巧兒既然不在林遠山家,那她就只有到大理寺來問問了。不知趙巧兒是否和長樂郡主一起被抓到了大理寺。
她剛跨出半步,忽聽得“嘩啦”一聲鐵鏈響,兩個獄卒押著個蓬頭垢面的犯人出來。
那人的腳踝被鐐銬磨得血肉模糊,在地面上拖出暗紅的痕跡。
“讓開讓開!”差役的呵斥聲驚得她連退數步,後背撞上了拴馬石。
冰冷的石稜透過單薄衣衫刺進皮肉,卻不及他心中恐懼的萬分之一。
她也是趙樽的家人啊,若長樂郡主和趙巧兒都是因為趙樽謀逆被抓,那她要是被認出來……
秦嫣然摸上自己帶了面紗的臉,喉頭髮緊。
“這位大姐。”一個挎刀侍衛突然走近,“看你神色慌張,可是有冤情?”
秦嫣然心跳如擂,袖中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我、我找……”
她話到嘴邊又咽下。
若說出找長樂郡主,豈不是自認與反賊有牽連?可若不問……她望著西沉的日頭,明日就是新年了,巧兒是她在京城唯一的親人。
“我妹妹在郡主府上當差……”她急中生智,聲音卻虛得發飄,“已有半月未歸,我想來問……”
侍衛眼神驟然銳利:“郡主?哪個郡主?”
“長……”秦嫣然剛說出一個字又猛地咬住舌尖,血腥味在口中漫開,“常樂坊的繡坊,我走錯了。”
說罷,她嚥了咽口水匆匆福身離去,幾乎是落荒而逃。
轉過街角,她癱坐在一口井的井臺邊。
夕陽將大理寺的黑瓦染成血色,簷角銅鈴在風中叮噹作響,像催命的喪鐘一般。
秦嫣然把臉埋進掌心裡,滾燙的淚水從指縫滲出……
新年在即。
秦嫣然這邊在為趙巧兒的失蹤焦頭爛額,蒼州清水縣那邊,蒼州王府裡卻熱鬧一片,喜氣洋洋。
冬日的陽光灑進王府庭院,將水泥地面映得暖融融的。
去年此時蒼州風雪肆虐,今年卻難得天公作美,連簷角垂掛的冰凌都化作了晶瑩水珠,滴答滴答地敲擊著石階。
王府上下早已張燈結綵,朱漆大門貼著嶄新的“福”字,廊下掛滿紅燈籠。
廚房裡蒸汽氤氳,廚娘們正忙著準備年夜飯,臘肉的香氣混著桂花釀的甜香飄滿了整個院落。
“老夫人,您看這窗花貼得可好?”小丫鬟踮著腳調整著窗欞上的剪紙,那是一隻栩栩如生的報春喜鵲。
滿頭華髮的老夫人轉著手上的佛珠,笑吟吟地點頭:“好,真好。孩子們都回來了,今年比往年熱鬧多了。”
她望著庭院裡來來往往的身影,眼角堆起欣慰的皺紋。
趙樽、韓蕾、華天佑、趙靈兒、大胖頭等人全都趕回了蒼州王府。包括就在清水縣附近的肖正飛、麻子、還有親衛們也全都到了王府過年。
只有平川現在是北關駐軍元帥,不能輕易離開北關軍營,只得孤零零的留在永安城軍營裡。
趙樽正指揮著家丁搬來幾盆怒放的紅梅,韓蕾帶著侍女們在廊下掛彩綢,大胖頭蹲在石階上數著剛領的壓歲錢。
忽然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只見趙靈兒騎著棗紅馬飛馳入院,滾著狐毛邊的斗篷翻飛如蝶。
“娘!”她利落地翻身下馬,從馬鞍旁解下個包袱,“我從街上帶了最新的話本子,晚上守歲時念給您聽!”
老夫人正要說話,華天佑已從迴廊轉出,手裡還拿著半截春聯:“靈兒回來得正好,快來幫我看看這對聯……”
話未說完,看見少女凍得通紅的臉頰,華天佑連忙解下自己的狐裘披風給她披上。
“天佑哥總把我當小孩子。“趙靈兒嘴上抱怨,眼睛卻笑成了月牙。
她忽然踮起腳,用袖子拂去華天佑額角沾到的金粉:“瞧你,貼個對聯都能弄得滿臉都是。”
這時韓蕾拍著手走來:“都別忙了,遊園會要開始了!”
韓蕾腦子裡那些現代的遊園活動多的是!她準備了一些人人都能參與的節目,比如用筷子夾乒乓球,或者用竹圈套玩偶等等。
只見庭院中央已擺開各式遊戲,侍女們正往青石板上畫投壺的標線。
大胖頭第一個衝向套圈遊戲,嚷嚷著要那個最大的熊二……
日落時分,正廳裡二十張紅木圓桌已擺得滿滿當當,玩得盡興的眾人紛紛入席。
為了讓女眷們喝得盡興,席上並未準備醉仙釀,而是備得桂花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