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的昭光山,清輝朦朧,倍顯清幽。
應闡回到涵虛道場之時,濃郁的靈氣已於體內完全瀰漫開來。
不得已,他只能暫時閉起渾身竅穴,以免靈氣散逸。
天知曉這是樹師兄積蓄、純化了多少年月的靈機。
應闡初成玄光,正是最缺積累之時,這幾日,吞吐多少靈氣都只覺得意猶未盡,而今一時之間,卻是有了飽漲之感。
因此他回到道場,便匆匆入了靜室。
這靜室中,布有禁制,應闡早在其中留下法力,入內之後念頭一動,門戶便已轟然閉起。
這時他才在榻上坐定,緩緩闔上了雙眼,調息理氣,開始搬運起體內靈氣。
不過,應闡還未轉換功訣,只得以《一元煉炁經》煉化靈機,效率卻實有限。
昨日他修行時,也覺收效甚微,但既未得上法,便當寸積銖累,有絲許的長進也是好事。
但到此刻,體內靈機充盈,煉化起來卻如蝸行牛步。
應闡立即便感受到了功訣的掣肘。
雖然照此下去,花上三五日,他亦能將體內靈機悉數煉化。
可是此時,應闡卻不由得心念一動:“何不趁此機會,嘗試修煉《萬法玄象寶籙》?”
修習上乘道法,其實並非易事。
尤其《萬法玄象寶籙》,還是位列玄都派‘三經五書’的上乘道法,更是繁複深奧。
通常而言,這等法門,沒有一定天資,不下一定苦功,想要入門都難。
但是今日在聞道齋中,座師不僅傳授了他《萬法玄象寶籙》,還將其中許多關竅,都拆解了出來,一一說予應闡知曉。
應闡的悟性本就不俗。
昔日他尚沒有學過道家正法,拜入道院不過旬月,便學會了雲篆,通讀諸經,得以踏上修行之路。
而且在這逾一載的光景裡,應闡也從沒有放棄讀道書,習經藏。
所以他的積累,亦是十分不淺。
經過座師這一點撥,對於修煉《萬法玄象寶籙》,應闡胸中已是隱隱有了成竹。
也正因此,當他感受到功訣的掣肘時,便禁不住,生出了嘗試《萬法玄象寶籙》之念。
應闡素來不是瞻前顧後之人,只是沉思片刻,便已做了決定。
當然,果決並不等於魯莽。
應闡一面煉化靈機,一面已於心中,梳理起了《萬法玄象寶籙》,將每一個訣要、關竅之處,都細細推敲一遍,直到一切確認無誤。
“可矣。”
應闡心中自言一聲,便果斷開始嘗試,凝聚‘萬法寶籙’。
不錯,想要修成這門道法,最為關鍵之處,便是凝聚一道寶籙。
萬法寶籙即成,修行者便可將自己對各種道、法、術、理的感悟,烙印在寶籙之中,借之增厚自己的根基。
簡而言之,修《萬法玄象寶籙》者,修煉的法術愈多,對與各種道法的感悟愈深,根基便愈深厚,前景便愈不可限量。
不僅如此,萬法寶籙亦有凝鍊法力之用,而在修行者借萬法寶籙,凝鍊法力的過程中,其留在寶籙中印記,便會潛移默化的,為法力賦予種種特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