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丹藥,其實是他為回報白芷情誼,特意準備的禮物,但先用在此處也正應景。
之後,一人一猿便未久敘,應闡回到婁神簫身旁,他也並未不耐,只是淡淡問道:“你可回返仙府?”
應闡答道:“正是。”
“那便送你一程。”
婁神簫話音未落,便見天際紫光一閃,那頭雷鳥降落下來。
隨著婁神簫乘起雷鳥,遁入天中,應闡酒意上湧,忽覺今日夢幻,不由回首望去。
此時殘月暉暉,已是夜深。
應闡陡然覺得,守靜山上那一片星斗,變得璀璨起來,光芒直照山中,彷彿一道帷幕,數不清的星星點點,順著帷幕流淌入山間。
他忽然間想起來,自己初入大萬山時,曾從彩雀兒口中聽聞,有位厲害修士,夜裡會吞吐星月光芒,有時隔著好幾座山都能望見。
不知道,是否與此景相仿?又是否就是同一幕呢?
應闡不得而知。
回到仙府之後,婁神簫便飄然離去,應闡只得獨自從接天峰迴返昭光山。
時隔幾日,重歸涵虛道場。
應闡並未急著回到靜室修行,而是在飛閣之中坐下,翻出了今日所得。
他先把老猿贈予的那葫蘆取出,拔開塞子,頓覺酒香滿嗅。
應闡心中一動,淺淺嘗了一口,不由驚喜。
原來這葫蘆中裝的,正是‘百果酒’,與那宴上一般無二!
雖然這葫蘆不是納物法器,但是內裡裝的滿滿當當,不僅價值非凡,情誼更重。
雖然應闡也取出了最好的丹藥贈予老猿,但與這一葫靈酒相比,實在不值一提。
“猿兄啊,猿兄……”
應闡沒有想到,時隔兩載,竟又得了老猿請飲。
他興之所致,摸出一個拇指大小的白瓷小杯,滿滿斟上一杯。
餘下的自是仔細收好,等將李玄英那一葫帶到之後,再與他共飲……
應闡品嚐著此中滋味,煉化著體內靈機,醉意漸濃。
這時,他才又把婁神簫所贈的太初石子取出。
其中的法力氣息,已被婁神簫收回,因此應闡仍能開啟石子,念頭探入其中一掃,卻是不禁輕咦一聲。
應闡念頭一動,手中頓時多出兩物。
一塊白玉,一塊紫玉。
應闡細細瞧著那白玉,發覺其中流淌著一個個文字。
那文字十分微小,彷彿指尖紋路,又藏於玉中,流淌變化,很難分辨得出內容。
不過,應闡自然知曉它的用途,輕輕抵於額上,念頭探入其中,頓時便有長篇文字現於識海。
應闡讀了片刻,放下白玉,眼中驚喜更盛。
原來這白玉中記載的,正是十二重樓法的所有關竅與奧妙。
得此白玉,應闡修行十二重樓法,將再沒有任何礙難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