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中。
一點寒芒陡現,直刺而來。
應闡念頭一動,想要閃躲避讓,但是任他如何騰挪,殺機始終如影隨形。
不得已,他只能夠祭劍迎擊,但也正是這一瞬間——
那點寒芒,略一變幻,竟似分化萬千,霎時森森殺機便如潮水一般,自十方漫湧而來。
……
應闡兀然一睜雙目,迎面便是滿湖波光。
但他的心神,猶沉浸在方才的感覺之中。
那一剎那,應闡只覺,自己的所有變化都凍結住了,無論如何變招應對,迎來的都是被瞬間洞穿弱點的未來。
當然,不動不變,自也逃脫不了。
“這就是點星劍勢……”
應闡思索著,指尖不覺緊起,卻只攥住一把細碎。
低頭一看,原來手中的法玉,不知何時已成了粉齏。
正是參悟劍勢的機會用盡了。
應闡略一鬆手,由湖風將法玉的粉末帶走,又在湖畔坐了許久。
湖風習習,舒徐輕緩,卻不知道為何,竟時不時破開水面,留下彷彿刀刻斧鑿的痕跡。
不過水利萬物而不爭,還是盡把它們包容。
……
午時,應闡回到院中。
此時院裡無人,分外清淨,他也不覺意外,行了一趟乾元築基功,上午的功課便算圓滿。
下午,照例則是研讀道書。
不過應闡回到書房,卻只把《神紋》與《禁制》二書通讀一遍,便換上了道袍出門。
山中的時日,總是如此,瞧來似乎流逝極緩,但只一眨眼間,卻又已是兼旬。
這十幾二十日裡,應闡自是未在原地打轉。
修行上,又煉開了一個玄竅,算是循序漸進;法術上,呼風御氣也漸練得深湛;劍術上,重拾起來,不覺有何生疏,反倒還有更進一步的勢頭……
這並不僅是因為《點星劍訣》的啟發,而是隨著修為提升,回首再看以往的技藝,的確能見不同天地。
所以這段時日,應闡也對自身所學作了梳理,確也生出不少新的理解。
除此之外,便是器道。
《神紋》與《禁制》二書,應闡已翻來覆去,啃了不知幾遍,平日也沒少到雲笈閣去,尋些器書籍參考,自覺收穫匪淺。
不過煉器一道,想要有所成就,只靠紙上談兵顯然是不成的。
應闡出了門,便直奔都務院而去。
都務院管轄著許多事務,自然,院中也極繁忙。
每時每刻,都有道人、道童出入匆忙,應闡匯入其中,便如滴水入湖,沒有驚起半點波瀾。
他等了好一陣,才尋到一個機會,攔下一位道童詢道:“敢問童子。”
“我想在院中領個差事,不知道該尋哪位?”
童子耐心指了一個方向:“尋鄭師兄即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