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過後未久,道院之中,鳴鐘三響。
陳象果然修成了玄光,踏著青雲直入仙府。
應闡在霞棲湖畔,目送了這位友人,但是他的生活並未因此發生什麼變化。
他依舊修行,依舊聽課,依舊學法,依舊垂釣,依舊沉浸在一本又一本的道經典籍之中。
偶爾小歇幾日,也會到山中採藥,有時是獨自一人,有時會與李玄英同行。
如此,雖是日復一日,卻半點也不覺得枯燥,修為亦穩步提升。
……
自飲百果酒後,應闡靜下心來積累了一段時間,很快於兩個月前,煉開了第一十八竅。
至此,他才算是真正步入了煉氣小成的階段。
之所以如此界定‘小成’,也因到了這個階段,各個玄竅之間,便會生出神妙莫名的聯絡。
煉氣小成之後,每再煉開一竅,所有已煉開的玄竅,都能再次得到壯大。
這也是為何,煉氣一境,越近圓滿,法力增長愈發顯著的原因。
而至此開始,每進一步,將法力積蓄圓滿所需的時日,自然也就愈長。
應闡靜下心後,未在急於求成,因此這幾十日,也只將將煉開了兩竅。
這樣的進境,自然不慢,但與初入門時的突飛猛進相比,顯然已經放緩下來。
尤其應闡還有於今年內,修成玄光的希冀,時間便更顯得不充裕了。
當然,他之所以有這樣期許,自是有著自己的考量。
一者,服餌。
服餌修行,其實乃是道家修行之正途。
尤其道院丹坊之中,能售予弟子的靈丹,效用或許沒有那麼強大,但絕沒有什麼丹毒與負面作用之說。
應闡意許一味紫雲丹,據說乃是以玄參,靈芝為主藥,輔以各種靈材,合東來之紫氣所煉,能助煉氣修士積蓄大量靈機、元氣。
若能常服此丹煉氣,定能省卻大量苦功。
至於二者,便落在了演天珠上。
演天珠,內演天地之造化,外演永珍之機變。
乃是洞天之寶,大千之寶,更是修行之寶,造化之寶。
應闡幾個月來,每日神返道種,參悟此寶之妙,終於有了些許收穫。
也是時候,開始嘗試煉製演天珠了。
這夜。
應闡攀上了平日裡採氣的峰頂。
此即寅時尚且未到。
他早早便來到此處,自然不是為了等待天明採氣,卻正是要煉製演天珠。
近來,應闡參悟演天珠,小有所悟,知道若是有朝一日,他真有足夠的能力,能夠復刻這件靈寶,定然要在一個永珍紛呈的特殊環境之中施為,才有可能使其真正出世。
當然,眼下他要做的,只是借演天珠的神紋,復現其一兩分玄妙,要求自不至於那麼嚴苛。
但應闡為求盡善盡美,還是來到了這一個風起雲湧,能見日月輪迴之地,以期這次嘗試能得圓滿。
他在峰頂坐定,便把提前準備好的檮杌內丹與藥金取出。
一者是演天珠的載體,一者是銘刻神紋之墨。藥金是事先煉製好的,以銅製的容器裝著,金黃色的流體中,泛著星星點點的光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