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玄說道:“方才知曉一半而已。”
石猴便問:“我如今不偷不搶,亦能憑藉本事果腹,如何才知曉了一半?”
陳玄說道:“此處有賢德良善之家,因而你被善待,市井之中,卻並非都是些賢德良善之輩,不會如此好心,教你白吃白住。”
石猴心裡暗道,這做人卻是彎彎繞繞,分什麼善惡,哪比在山中自在。
山中稱大王,渴飲山泉水,餓食野果,卻也不需替誰上山打柴。
第二日。
一早陳玄便帶著石猴,謝過那老者,留下一張平安符,與他們祈福消災,保佑平安。
老者見那石猴身上衣服不甚合身,便吩咐兒女將家中衣服拿了一件出來,與他穿了。
石猴接過衣服,與那老者拱手道謝,兩人方才離開村落,向著下一處而去。
這石猴嘗過了人間煙火,知曉世上亦有些良善之輩,他也不偷不搶,腹中飢餓了,便與陳玄沿途化緣,討些齋飯來吃。
這沿途的人家,大戶小戶,見陳玄一身道士裝束,只道是結個善緣,便吩咐齋飯與他和石猴吃了。
石猴從此也未曾偷搶過百姓糧食,專心與陳玄一路西行尋仙訪道。
怎奈要成人,卻還需經歷人世慾望,與人同欲才是。
這石猴與陳玄一路遊歷,接觸之人形形色色,人世慾望也一併湧來,如那亂花漸欲迷人眼。
一日他與陳玄仍化了齋飯來吃,卻見那繁華街巷之中,有幾個孩子手裡捧著熱氣騰騰的肉包子,一邊吃一邊看他和陳玄。
其中有位錦衣玉食的孩子指著他兩個譏笑道:“叫花子,討飯吃。討不得,便餓死!”
剩下幾個孩子家中長輩見了,忙領走了各自小輩,低聲道:“若不好好讀書,日後便與這兩個叫花子一般,只得沿途討飯!”
陳玄聞言笑著搖了搖頭,志在修道長生之人,早無口腹之慾,自不與俗世之人計較。
況且若論口舌之慾,他在那瑤池仙境也喝得瓊漿玉液,吃得天上仙桃。
然而這些話聽在凡人耳中,卻是刺耳寒心。
石猴聽了那話,心中更是惱怒,看著自己碗裡的米飯,又望向那街邊叫賣吆喝肉包子的小販。
更有那酒樓之中飯菜飄香,石猴頓覺討來的飯沒甚滋味,要去酒樓之中吃飯。
陳玄因看出他心中慾念生髮,也不攔他。
那石猴大搖大擺走進酒樓,眾客人見他一副異常相貌,嚇得連忙挪了挪位置,只有一個老眼昏花的老頭,與他坐的相近,渾然不覺。
老者與那小二點菜道:“一壺酒。”
石猴有樣學樣:“一壺酒,一壺酒!”
“一盤牛肉。”
“一盤牛肉,一盤牛肉!”
“我還要一碗麵。”
“一碗麵,一碗麵!”
啪——
似是不滿這石猴鸚鵡學舌,老者拍了一下桌子:“一大碗麵!”
啪——
石猴也學他拍了一下桌子:“一大碗麵!”
不多時,小二端著兩壺酒,兩盤牛肉,兩大碗麵,並兩個酒碗,分別給兩位客官擺好,道了聲慢用,便躲在那後廚門簾處暗中打量這舉止奇怪,相貌異常的客官。
那老者拿起筷子,熟練地挑起麵條,往嘴裡送去。
石猴近日雖與陳玄沿路化緣,吃的卻都是些米飯,更不曾吃過麵食,拿起筷子欲要挑起麵條,手中卻一滑,那麵條重新落入碗裡。
一眾人對他指指點點道:“這人連筷子都不會用!”
石猴惱起性子,用力夾住麵條,高高挑起,那麵條足有半人之高,他一隻腳站在凳子上,一隻手仍挑著麵條,俯下身去,從麵條末端吃。
莫管吃相好不好看,卻也吃著了面。
石猴又見那老者把桌上辣醬往面裡放,他便也拿了辣醬,有樣學樣放到自己碗裡。
怎奈他未曾吃過辣椒,放得多了,只是聞見那味道,便打了個噴嚏。
“啊欠!”
那石猴用筷子沾了些辣醬,便往自己嘴裡放。
引得一眾客人紛紛小聲道:“快看快看,他吃辣椒了!”
辣醬入口便是火燎火燎的感覺,直辣得他鼻涕眼淚一把流了出來,上躥下跳。
眾人哈哈大笑,紛紛取笑這個不會用筷子,沒吃過辣椒的人。
豈料石猴上躥下跳之時帽子掉落,露出毛茸茸的猴頭,辣得他尾巴翹起,跳上桌子抓耳撓腮。
眾人紛紛慌亂道:“妖怪!妖怪!”
石猴脫下鞋子,丟向那些個人群之中,慌忙從後門逃走。
一路跑出城外,方才見陳玄以芭蕉葉盛了一葉子的溪水,與他喝了解辣。
陳玄笑問道:“猴哥,那酒樓之中的飯菜可好吃?”
石猴擺手道:“不好吃!不好吃!我那花果山中野果,甘甜可口,他這是什麼東西,嗆的我直流眼淚,如吃了一團火在口中,火燎火燎的難受。”
陳玄說道:“凡人所謂酸甜苦辣鹹五味,適量足以調味,淡了總覺不如,過了反而難以入口,修道長生之念,與此類似。”
長生慾望太強,便如尹喜那般求而不得。
長生慾望太弱,也如這世人一般痴迷不悟。
需得是剛剛好,不上不下,中正平和。
修道並不是修個無慾無求,而是摒棄自己不需要的慾望,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從獸成人,從人成仙,其實不過是返璞歸真的過程。
石猴道:“我卻不貪圖什麼口腹之慾了,只一心尋求長生大道便是。”
陳玄微微點頭。
這才對嘛,成人乃是為了成仙,怎可在這俗世被慾望支配。
豈不見世人皆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為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