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別人比較本身就錯了,今天見了修為不如我的,那他就是廢物一個,明天見了修為比我高的,立馬裝作孫子,被別人罵了廢物,心裡一萬個不服氣,卻不知自己早已實實在在就把自己當個廢物了。
這樣的人修道無益,始終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只能透過修為上的差距,從高到低俯視別人獲取滿足感,同時也被別人俯視。
悟空乃是心思純真,性情直率之人,如此想到,便如此問了,心中並無任何雜念。
但世人並非都是如此,無高下之分,何以壓過別人一頭?便是一些個地仙,仍然免不了故意出言譏諷,貶低,一顆道心稀爛,勉強修成金丹,以為脫離了輪迴之網,從此可以長生不老,與天同壽。
若陳玄所求只是如此,他早便服用了太上老君所賜九轉金丹,甚至在那蟠桃會上講萬年仙桃魁首吃掉,躋身地仙之境了。
六根煉化其三的地仙,雖破除五毒,卻不知五蘊為何物的地仙,一個不曾歸攏三種心念,只求走捷徑,務必修為高過他人一頭,彰顯自身本事的地仙。
也只是地仙而已。
想到此處,陳玄道心通明,轉眼一看,悟空早已躺在一旁的樹蔭下睡著了。
這猴兒,許多時候都要表現的比他看上去稍稍愚笨那麼一分,但其實,天地所生的靈明石猴,又豈會真的因為不曾修道,便看不出陳玄這位修道之人身上的問題?
此番叫他出來吃桃,亦是為了讓陳玄鬆弛有度,太過執著於修道收攏心念,反而會適得其反。
悟空之悟性,猶然要勝過陳玄。
陳玄仰頭在樹蔭下躺下來,閉眼假寐。
方寸山,三星洞。
菩提祖師出關,喊來了如釋和性全兩位弟子,詢問那陳玄的修道情況。
如釋說道:“師父,弟子覺得十分奇怪,此人分明收攏兩家心念,形成了一主二次的格局,本該修為突飛猛進,至少直接突破至煉神大成,此時卻無動靜。”
菩提祖師微微頷首,似是早有預料。
性全說道:“師父,我和大師兄的意思,都是教他先見過了海嶽師弟,看能否將長生心念也收攏進入道心,如此……”
如此便不再是“一主二次”的修道氣象了。
而是那“三教合一”的氣象。
菩提祖師緩緩撫須思量。
此氣象,要麼他陳玄一步登天,直接悟道結丹,要麼他終其一生無法躋身地仙之境,結成金丹。
而即便一步登天,其中他本該於地仙躋身天仙之境時候遇見的心魔,也會提前到來。
在他不過人仙煉神之境的時候,便要面對自己很有可能已經是地仙之境的心魔。
這便是是三教合一的代價。
在他和悟空還未抵達靈臺方寸山之時,太上老君曾到訪此處,與菩提祖師一同觀道一場。
以悟空之天資與悟性,佛道兼修亦要歷經一番劫難,最後做出類似於棄道從釋的取捨,方才能夠修持圓滿。
陳玄儒釋道三教合一,只能說是野心極大。
菩提祖師吩咐兩位弟子道:“海嶽若是回來,便教那玄鑑,見一見他自己的心魔吧。”
兩位弟子領命。
後山桃林。
陳玄不知不覺進入夢鄉,夢中他站在當初崑崙山的瑤池水面之上,腳下鏡面一般的池水倒映著他自己的身影。
遠處九重天階之上,空無一人。
四周被山巒包圍起來。
他感受了一下自己的體內,修為還在,法寶並無缺失,只是一身天師所贈道袍,不知何時變成了纖塵不染的白色。
白衣陳玄。
當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身上不覺間有著惡念和各種負面情緒,化作黑色水流,流向腳下自己的倒影。
那倒影吸收了這些惡念和負面情緒,身上的衣服被染成黑色。
黑衣陳玄。
當他低頭俯瞰腳下身穿黑衣的自己同時,那身穿黑衣的陳玄亦在看他。
一瞬間整片瑤池之水彷彿鏡面翻轉。
天地失色,只剩下黑白。
陳玄與心魔,提前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