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開局拜師九天蕩魔祖師

第84章 靈臺方寸,斜月三星

石猴眼珠子咕嚕一轉,對那陳玄說道:“道兄,你我結伴一路而行,都是為了求取長生大道,怎奈我仍是肉體凡胎,冬天怕冷,夏天怕熱,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你若有辟穀之法,能教我也不思五穀,不懼炎寒,便傳我一道術法如何?”陳玄說道:“此乃自幼修持之法,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我現在傳你,若無個數十年光陰,你卻修不成。”

石猴聞言沮喪。

長生大道難求,便是一個簡單的辟穀之法,亦要數十年光陰方才能修成。

陳玄見他沮喪,眼角正好掃到一片仙人掌,那仙人掌矗立風沙之中,極其耐旱,但又一絲一毫的水汽,既被牢牢鎖在內裡,外面長滿針刺。

陳玄當即拔出真武法劍,將那仙人掌劈開,除去外表的刺,切下其中厚實多汁的葉肉,丟給石猴來吃。

那石猴正思無有解渴之物,得了仙人掌的葉肉,吃了個飽。

那駱駝將地上帶刺的葉肉盡數吃了,它口腔舌頭厚實,卻也不怕那些個針刺,胃裡更是專門消化這些乾旱之地的植物,反而吃的津津有味。

陳玄與石猴說道:“不思五穀,不耐炎寒,凡人心嚮往之。”

“然而如我一般不知飢渴,不畏炎寒,也就體會不到你如今久旱逢甘霖的喜悅,”

“於凡人而言,一餐一飯,一簞一飲,春種夏忙,秋收冬藏,皆是修行。”

長生大道,不過是捨棄了凡俗的慾望,轉而去追求不老不死不滅不朽的永恆之境。

石猴聞言,把手裡剩下那塊葉肉遞給陳玄:“道兄,你說這話倒是像個神仙,怎奈還不是與我一般,在這風沙之中踽踽而行?

“既然未得長生,不妨暫且把長生大道放一放,也嚐嚐凡俗之滋味。”

“喏,吃吧吃吧。”

陳玄接過那塊葉肉,吃了一口,頓覺口舌生津,久違的滋味湧上舌尖,剛剛突破至煉氣化神圓滿之境的虛浮氣象,頓時穩定下來。

陳玄不由自主地感慨道:“猴哥,你比我有悟性。”

人仙人仙,半人半仙。

既未得長生之道,又不捨長生之道,故而在那半空之中,不上不下。

將自己當做仙,反而越修越像個人。

將自己當做人,才能越修越像個仙。

陳玄一路教石猴如何做人,今天卻是石猴一句話教他如何做仙。

歇息片刻,重新上路。

卻說這二人一路結伴,一番番春秋冬夏,走過些崇山峻嶺,千里黃沙,過了些小徑羊腸,大道康莊,一路尋仙訪道,來到那南贍部洲西岸。

遙望遠處一片汪洋大海,石猴見此景象,觸景生情,早想起當年撐著木筏離開故鄉之時。

不知那山中猴子猴孫們,是否還在等著他們的大王學成歸來。

石猴振奮精神道:“我自出東海,如今遊歷南贍部洲數年有餘,雖遍尋長生之法不得,料那西牛賀洲多有長生者,定有仙人,此番出海,立志尋得長生之法,學不成道誓不還!”

說罷,他還與陳玄做了木筏,恰好一路順風,將他兩人一路吹向西方,在那西牛賀洲的東南岸登陸。

兩人遍遊多時,無緣得遇仙緣。

正心生閒適之間,無意爬上一高山觀賞風景,但見那高山秀麗,林麓幽深,千峰列戟,萬仞開屏。

卻說此山乃是洞天福地相接壤,那福地不在七十二數,洞天亦不在三十六中。

然而此山靈氣之充沛,猶然勝過武當山。

石猴手搭涼棚遙望群峰,稱讚道:“好山!好山!”

陳玄亦是微微點頭:“此山龍脈起伏,必有高人隱居其中。”

兩人正賞景之間,山中忽有歌唱之聲隱約傳來,那聲音古意悠遠,迴盪於群山之間,意興悠閒,好似風中落葉,飄飄搖搖,晃晃悠悠,傳遍諸峰。

陳玄耳力勝過石猴,聽得那歌聲所唱,乃是:“觀棋爛柯,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他正聽得入迷,石猴扯住他衣袖:“那人唱的些什麼歌兒?”

陳玄笑道:“他只道‘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想來是個高人。”

石猴遊歷多年,自然有了見識,那《黃庭》乃是道門經書,當即喜得抓耳撓腮道:“那人講“相逢處,非仙即道”必然是個老神仙,走走走!我與你下山前去拜會,遲了恐他離去!”

陳玄微微頷首,便與石猴下山。

此時他已心知兩人來到了靈臺方寸山地界,那唱歌的樵夫,許是要引他們去見祖師,不好對石猴說破,便隨他一路去尋那唱歌的人。

兩人穿過深林,那歌聲漸近,細細看去,原來是個砍柴的樵夫。

但見那樵夫衣著不凡,青箬笠,布棉衣,蠶絲環絛踏草履,一手持鋼斧,一手挽麻繩,笑意盈盈,朗聲高唱。

石猴性急,上前去攔住那樵夫,連忙學著陳玄稽首道:“老神仙!弟子稽首。”

慌得那樵夫丟了斧子,連忙扶起石猴:“不當人子!不當人子!老漢衣食不全,不敢當神仙二字!”

陳玄在一旁見那石猴與樵夫搭上因果,心中安定。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總算是到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