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陳玄為老子牽牛,出了周都洛邑向西方函谷關而去。
周都洛邑距函谷關有千里之遙,其間道路難行,越往西地勢越是複雜,若是換了陳玄獨自一人前往,有縮地法傍身,一日也行得幾百裡。
奈何老君在凡間化身老子,藉此觀道人間一場,西出函谷了卻凡間因果之前,不得以大法力於人間顯聖,恐沾染人間因果。
就連座下青牛都只能當做凡間之牛使喚,日行數十里,便要停下吃水。
陳玄一路牽牛,晝出趕路西行,夜伏打坐煉氣,三日過去,方才行得百里。
崤函古道皆是黃土,風一吹過便迷眼難行。
陳玄尋了一塊岩石立於其上,手搭涼棚,望見前方一片荒涼,不著村也不著店,這幾日露宿野外更是滿身塵土,當下心生了些許焦躁。
如此西行,何時才能抵達函谷?他靈機一動,捻出幾張縮地符上前對老子說道:“先生,前方道路難行,不若我們使幾張下品縮地符,過了古道,尋個有人煙的地兒歇息一晚,再啟程西行可好?”
下品縮地符,可縮地百里,凡人亦用得。
老子卻是微微搖了搖頭。
陳玄聞言只好收起縮地符,心裡卻是有些悶悶不樂。
想那太上老君早已是功德無量法力無邊,修成大羅天仙之境,位列三清至高神祇,心念一動便可移山填海,移星換斗。
莫說是去趟函谷關,便是往返四洲之地,也只消一個念頭落下便可來回。
何必化身凡人,受這行路之苦?老子坐在青牛背上道:“修道之人,不可不察人間疾苦,仙人修士縮地而行,而忘卻販夫走卒行路之難,久後必自恃得道,鄙視凡俗,進而視凡人如草芥,無慈悲憐憫之心,怎得金丹正道?”
陳玄忽而想起洛邑之中斬鬼一事,不少凡人因自己一時倏忽而死,故而心中有所不忿:聖人既察人間疾苦,為何當時在洛邑城中,不以大法力救人性命,反倒作壁上觀,豈不正是修道之人鄙視凡俗,視人命如草芥?話說這怨懟卻並非憑空而生,而是六根第三得位不正的緣故。
昔日斬殺洛邑城中女子鬼物芊芊,因果雖已了卻,卻也殃及許多無辜,導致道心出現一絲瑕疵。
是以陳玄當下心火四起,燒得那膻中竅穴裡的鼻嗅愛不能散發清香,情緒一時失控,心中有所不忿。
老子知曉內情,卻笑而不語。
此事還需他自身降服心火,令六根第三歸伏正位,方才能使鼻嗅愛煉化圓滿。
陳玄不忿之後,又有些後悔,師父教自己前來護送聖人,聖人又是太上老君凡間化身,原本一路小心護持至函谷關便好,此時卻因道路難行,竟引得心頭火起,幾乎壞了自身修行。
一時間心中隱隱有了心魔作祟,丹田玄龜停滯,紫炁不得壯大,鼻嗅愛所化白色蓮花,也是被心火包圍。
老子見他即將走火入魔,輕輕拍了拍座下青牛。
那牛兒極其聰慧,立即會意,當即伏低身子,待主人從牛背上落地,甩開牛蹄子,徑直朝著陳玄撞了過去。
陳玄一看青牛發了狂,當即回神,卻是來不及躲避,只好趁機跳上牛背,抓住兩隻牛角,試圖制服老君坐騎。
怎料這青牛一路向西狂奔,速度極快。
陳玄回望向距離自己越來越遠的老子,遠遠喊道:“先生原地稍候,這牛兒不知為何發了狂,待我制服青牛,才好回來繼續西行!”
老子微微頷首,心中明瞭他此番前去,卻不只是制服青牛,亦是制服膻中竅穴燃燒鼻嗅愛的無名心火。
陳玄捻出半張縮地符遠遠丟出去,記得是老子所在,隨後便緊緊抓著牛角不知奔行了多長時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