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垣有個新建的禮堂,說是禮堂,其實是一座單獨的懸空島嶼,面積大概有八百畝,足夠容納數十萬人。
禮堂正中,有個白色石質高臺,臺高三丈,四面各有九十九級階梯。
鄭法盤腿坐於臺上,朝四面望去。
九山宗三千弟子,在章師姐等人的帶領下,分坐於各處蒲團。
這些弟子都是金丹之上,他們當然不是九山宗金丹弟子的全部,而是其中精銳,最低都是金丹後期有望凝嬰的修為——《黃庭經》雖然是從《符道築基法》開始,但畢竟精微玄奧,得元嬰開始才能真正入門,若是弟子修為不合格,聽不懂還是小事,就怕學了還就知見障。
因此此次講道,最終來聽道的,還是門中三千最為精銳的弟子。
見眾人都注視著自己,鄭法體內靈力微動,三朵金花浮在空中,照徹臺上臺下。
“此次講道,為期二十一日,前七日,我將傳授元嬰之前《黃庭經》要訣,主要內容為《九轉金丹法》,《天罡地煞變化》。”
臺下金丹和元嬰初期弟子皆是面露喜色,顯然這部分對他們最有用處。
“中間七日,講黃庭經化神境界的綱要,主要內容為三法合一之要理。”
這下,開心的是那些元嬰中後期的弟子。
“最後七日,留給我等相互交流。”鄭法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諸位有任何疑問,任何見解,都直說無妨,不需起身。”
臺下弟子,齊齊微俯身軀,似在行禮。
鄭法雙手拇指扣著無名指根,捏出一個道印,開口道:
“《黃庭經》總綱曰:形神俱妙合真一,性命雙修貫黃庭……”
他總綱講起,說話間,一股股紫氣從他慶雲中流淌而出,落在高臺四周。
講道聲如鍾罄,在禮堂內迴盪。
一道道彩霞像是也被這講道聲所吸引,偷偷溜進門中,於是一室斑斕,令人目眩。
臺下弟子,悟性高者早已如痴如醉,更有甚者,更開始手舞足蹈。
即便是一時沒能完全領會的,也豎著耳朵,不願意錯過半個字。
燕無雙坐在蒲團上,也沒有完全聽懂——他悟性修為都是夠的,甚至修行的就是《黃庭經》,但早年在天河派修行許久,許多理念和九山宗還是有些差異,此時聽來,總有些相互矛盾的地方。
因此他聽得極為認真。
《黃庭經》的特別,門中弟子哪個不知?
這種功法,放在四宗,無疑是鎮派秘訣,哪有像掌門這般大方的?
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是,鄭法講到一半,似乎看出了他們這些的疑惑,口中一頓,竟又回頭,開始講起方才的一些難點。
這次,他不單單是用嘴講:
鄭法右手食指往前一點,一個光幕出現。
光幕中,除了一些《黃庭經》文,還有個立體人體。
隨著經文的變化,這人體上就有對應的部分亮起紅芒,而後區域性放大,讓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儘管早習慣了九山宗多媒體教學的方法,但燕無雙此刻還是有些感慨:
這說明掌門在講道之前,是真做過準備的——
不單單是要準備這種“課件”,更重要的,是鄭法似乎早就明白《黃庭經》中的難點,刻意反覆講解,力圖讓人弄明白。
還是那句話,放在旁的宗門,這種大道法訣,是弟子生怕門中不教。
可在九山宗,《黃庭經》這門堪稱玄微第一的道經,鄭法還生怕他們學不會似的。
十四日倏忽而過。
等講道聲漸息,眾人依舊沉醉於《黃庭經》奧妙之中,不可自拔。
直到兩炷香之後,所有人才漸漸回神。
不少弟子望著鄭法,表情還有些幽怨——簡直可以說慾求不滿。
鄭法心中暗笑,朝眾人問道:
“你等可有什麼疑問?”
有個弟子立馬喊道:“掌門,再講兩天吧!”
其他弟子聽了這話,立馬跟著點頭,附和聲四起。
“此次只有二十一天。”
臺下頓時唉聲嘆氣。
“可我沒說就這一次。”
“掌門?”
“我和門中長老商議過,這幾年,我會每三月都講一次《黃庭經》。”鄭法笑道。
“這三月中間的間隙,可以讓你們研習《黃庭經》,積累感悟和疑惑。”
這話一說,眾弟子更是喜笑顏開。
“除我之外,眾位長老和精銳弟子,也會在禮堂中定期講道。”鄭法又說了個讓人振奮的好訊息,“或者說,任何弟子,都可以朝門中申請,上此臺講道,具體時間安排,九山大學會出公告。”
這就相當於定期的公開講座,或者說學術研討會。
這種研討會和九山大學日常教學的區別是,不限制講道者的身份,主題,隨其發揮,對聽道者更沒有太多限制,感興趣就來,更自由些。
在鄭法看來,如今九山宗的道法研究,已經到了無前人法門可借鑑的地步。
只有借用內部思維碰撞,以期推陳出新。
他沒有好的辦法,只能給門中的學術風氣鬆綁。
臺下弟子聽了這話,再無多少不滿,反而滿是期待。
接下來幾日,鄭法解答了一些弟子的疑惑——雖然他備課了,但個人稟賦底蘊不同,有些問題,他也想不到。
還是有許多弟子,在《黃庭經》上有困難。
直到第二十一日。
也沒什麼弟子提問了,鄭法正準備宣佈講道結束,忽然表情一動,伸手在虛空輕點,一個腦袋大小的光門,出現在他指尖。
一張金帖自光門中飛入。
這金帖上畫五龍,寶光氤氳,分明是個罕見的法寶。
“這為何物?”
臺下章師姐納悶道。
鄭法將金帖拿在手中一看,心內也有些詫異,又笑了起來:“這是漱玉龍主的拜帖。”
“拜帖?”
章師姐和龐師叔等人,坐在蒲團上面面相覷,和鄭法一樣,也有些疑惑。
這漱玉龍主來了九山界不知道多少次,哪次這般正式過?
如今還專門先投了張一看就值錢的拜帖來,實在令人納悶。
“漱玉龍主三日後來訪,那此次講道,正好就到這裡。”
聽了這話,臺下弟子長老,全都自發從蒲團上站起,朝他深深躬身:“多謝掌門傳道。”
鄭法亦是在臺上起身,朝四方拱手,回道:“我等著諸位,上此臺來。”
……
漱玉龍主立身海底,皺著眉頭,朝空無一人的海水喝道:“此處為我的地盤,龍王未免過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