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演武場,旌旗獵獵。
本該肅殺的校場,此刻卻被一片鉛灰色的天幕死死壓著。
豆大的雨點砸在列隊考生的甲冑上,發出沉悶的噼啪聲。
景武帝高坐觀禮臺明黃傘蓋之下,面色淡漠如古井,目光掃過雨幕中靜默的軍陣。
兵部侍郎周元朗,這個剛被朱通用重金和把柄餵飽的主考官,正挺著肚子,聲音在雨聲中顯得有些尖利:
“京衛大考,首輪科目策論!”
“為防徇私舞弊、串通勾結,本次策論考題均從《武備策論精要》所載二十大困局中隨機抽取,考生卷面各不相同!”
周元朗目光掃過全場,特意強調,“爾等所答之題,皆在考綱之內,唯側重點各異,考校爾等平日積累與臨場應變之能!”
他展開手中卷軸,聲音陡然拔高:“考生入考棚,分發題卷!”
考生們入棚坐下,早已候命多時的小吏們立刻上前,將一份份密封的題卷分發到每位考生手中。
沈峰接過題卷,拆開封籤,目光掃過題目:《論邊境糧秣轉運之困局》。
題目下方,寫著一行小字:“困局詳述:江南倉至墨麟城,千里糧道,山川阻隔,盜匪擾襲,損耗巨大,歷年奏報平均十存五六。”
看到“十存五六”幾個字,沈峰略作凝思準備答題。
然而,就在此時,一名小吏恰好路過沈峰考棚,腳下一崴,手中托盤一歪,半壺茶水不偏不倚地潑在了沈峰的題捲上!
“哎呀!小人該死!”
小吏慌忙用袖子擦拭,動作間,題卷被他擦拭得一片模糊,看不清字跡。
“罷了,速速換一份!”
周元朗在高臺上威嚴喝道,彷彿只是處理一個尋常失誤。
另一個小吏立刻上前,遞給沈峰一份新的、乾燥的題卷。
觀禮臺上,朱通等人撐著油紙傘,嘴角咧開了陰冷的笑意。
成了!
利用考場規則和一個小小的“意外”,這誇大的數字陷阱,就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到了沈峰面前!
看你個廢物怎麼答!
沈峰展開新題卷,依舊是《論邊境糧秣轉運之困局》,但下方詳述的文字卻悄然變成了:
“困局詳述:江南倉至墨麟城,千里糧道,山川險阻,盜匪橫行,更兼雨雪風霜!自江南倉至北境墨麟,十成糧草,運抵者十不足三!”
那個刺眼的“十不足三”赫然在目!
沈峰抬頭,目光看向高臺上的周元朗,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
“這就是你們絞盡腦汁想出來的高招?真是愚蠢!斯丟彼得!”
直接無視那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損耗資料,筆尖如刀,力透紙背:
困局非天災,實乃人禍!
冗員貪墨,管理失序,方為糧秣損耗之根!
解困之道,在於責、效二字!
其一,分段承包!
筆走龍蛇,方案躍然紙上。
化整為零:將千里糧道切割為若干短途路段。如江南至淮安、淮安至沂州、沂州至墨麟)。
招標承包:每段公開招標,擇取當地信譽卓著、熟悉路況之商賈承包。
權責捆綁:明確每段起止、時限、損耗上限!超耗罰沒保證金,節耗重賞!
嚴懲連坐:一段延誤或巨耗,上下兩段承商連帶受罰!
“其二,糧券核驗!”
沈峰筆下不停,引入票據思維:
一糧一券:制特製糧券,與糧秣同行。券載倉號、品類、數量、押運官印及唯一密押暗記。
段段核銷:每段交接,承商與押運官需當場核驗糧秣數量、質量,無誤後雙方於糧券簽押確認。
環環相扣:糧券隨糧走,下一段承商只認有上一段完整簽押之糧券。無券、券損、簽押不符者,拒收!
終點對賬:糧抵墨麟,憑完整簽押鏈之糧券對賬結算。無券之糧,即為損耗,嚴查來源!
雨水順著棚簷崩濺進來,打溼了沈峰的袖口,墨跡微微暈開。
他置若罔聞,思路如這暴雨般傾瀉而出。
方案直指核心。
瓦解漫長糧道滋生的貪腐溫床,用分段責任和票據鏈條將人禍部分死死鎖住!
考棚外,雨聲喧囂。
宋仁投縮著脖子看向沈峰,見他筆耕不輟,心頭莫名發慌,“朱少,沈峰那小子寫這麼久?不會出什麼岔子吧?”
朱通三角眼微眯,一聲冷哼,“能出什麼岔子?不過是沈峰那個廢物裝腔作勢罷了。”
“時辰到!封卷!”
號令官大喝,卷宗被迅速收走。
周元朗看著沈峰那份格外厚實的答卷,心中冷笑。
寫得長有什麼用?
錯誤題目答出的答案也只能是錯誤的!
沈峰,你第一輪的成績將會是倒數第一——!
策論官們很快開始初步篩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