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
寅時三刻,紫禁城角樓傳來低沉號角。
朱雀門在齒輪絞盤聲中轟然洞開。
五百名玄甲金吾衛手持綴銅釘的朱漆“肅靜”、“迴避”牌,分列御道兩側,身後是擎著九旒玄幡的太常寺禮官。
燧輪真君神像高逾丈二,映襯的周圍人群格外渺小,由三百二十名軍中力士抬於玄鐵輿輦之上,緩緩前行。
這是國祭大殿,禮樂肅穆,滿朝官員無論大小都已到場,但卻沒一人敢發出噪音,只是跟著隊伍行走。
待到辰時初,皇宮內響起景陽鍾。
皇帝蕭啟玄著十二章袞冕登輦,身後跟著龍虎山張天師、終南邱長春等面色凝重的玄門魁首。
社稷殿丹陛之下,都尉司火槍隊以燧發槍托拄地組成人牆,槍管在晨光中泛著冷藍。
隨著神像被力士緩緩移入大殿時,工部尚書高誦《考工記·輿人篇》,十二名宗人府白髮太祝搖動綴滿銅鈴的“山河旛”。
隨後,便是複雜的開光儀式。
幾名玄門教主同時主持,是百年來未有之盛事,也就大宣朝開國時,曾有這種場面。
然而,皇帝蕭啟玄卻始終陰著臉。
功虧一簣,互讓一步,終究是有些不美。
就在這時,殿外忽起騷動,卻是四頭染成玄色的巨牛被驅至階前,牛耳繫著標識“順天府官牧”的銅牌。
太常少卿以玉匕刺穿牛頸,牛血淌入青銅承露盤,一道道環節,都嚴格符合古禮。
守在廟外的朝廷百官,見此情形眼神各異。
如果說之前,他們對皇帝大張旗鼓造一尊神像,還有些疑惑,現在玄門各大教主現身,已讓他們徹底明白此物重要性。
當然,這些東西他們也不知內情。
大多數人考慮的,還是如何在這場變革中立足潮頭…
……
九門內外、街坊市井間,同樣熱鬧喧囂。
朱雀大街人潮洶湧,沿著金吾衛肅清出的御道兩側,壘迭出厚厚人牆,皆踮腳探頭望向宮門方向。
茶樓、酒肆臨街的二層窗戶擠得滿滿當當,窗欞旁甚至趴著膽大的孩童,小腦袋挨挨擠擠。
人群中,小販們更是靈敏如游魚,在人群縫隙中穿梭叫賣:“護身桃符咯——沾沾真君福氣!”
“薄荷水、酸梅湯,清爽解渴嘿!”
貨郎擔子的銅鈴聲,混雜著婦人懷中小兒的啼哭、漢子們粗聲的議論,嗡嗡地匯成一片嘈。
空氣中瀰漫著燒餅蒸包的麥香、剛出鍋的油炸果子的油煙氣,混著人群汗臭,變成一種奇怪的味道。
除此之外,街巷間的民間樂班也在助興,吹打班子鑼鼓鐃鈸齊鳴,帶著北地特有的高亢喜慶。
幾個雜耍班子臨時圈出一塊空地,舞獅的跳躍騰挪引來陣陣喝彩,還有閒不住的孩童學著樣子,披著花布條扭來扭去,在人群中鑽來鑽去……
……
南城“望江樓”,是城南最高酒樓。
四層雅閣內,從窗外望去,既能看到通惠河帆影點點,也能聽到遠處皇城傳來的鼓樂聲。
酒氣瀰漫,桌上已是杯盤狼藉。
蒯大有剔著牙,林胖子圓臉上堆著笑,殷勤地為羅明子斟滿杯中酒,“道長,滿飲此杯,別想那些個糟心事。”
而在對面,年輕書生孔尚昭則低著頭,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粗瓷酒杯邊緣。
見時機差不多,蒯大有便打了個眼色,林胖子輕咳一聲,對著羅明子懇切說道:“羅道長,我等此番去南方尋那傳說中的‘渤海虯木’,沒尚昭兄真不成!”
“他肚子裡的古籍地圖比我林胖子庫裡的船料還齊整!您看,能否通融一番……”
都尉司重新由大太監趙無咎掌管。
這可是個狠人,他們之前準備的計劃,也不敢再用,聽聞羅明子在家休養,心中煩悶,便將其請了出來求情。
羅明子聞言沒有回答,而是依舊斜倚窗欞,望著碼頭喧囂,喉間發出一聲短促的哼笑,像是自嘲。
他沒回頭,粗糙的手指捏著酒杯,指節泛白:“林少東家,連你也來糊弄貧道……”
說著,緩緩轉頭,佈滿青胡茬的臉上帶著幾分疲態,望向孔尚昭,平靜道:“想去跟李兄弟他們闖江湖,就去唄。貧道不會攔著你。”
孔尚昭聞言先是一喜,連忙起身拱手,滿臉愧疚道:“晚輩曾答應道長入職都尉司,如今又食言……”
“無需多言。”
羅明子揮手攔住他,仰頭一口,飲盡杯中酒,隨即重重放下酒杯,眼神也變得冷硬。
“這次京裡搞出的陣仗……”
他的聲音低沉下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乾坤書院那檔子事,連執法堂和我都靠邊站,玄門各教教主入京,雖說逼的陛下妥協,但今後對玄門的壓制必然更多。”
“聽聞陛下已著令趙無咎負責追查建木之事,眼下貧道已是無人問津,今後估計只能聽命於人。”
“我羅明子並非貪圖富貴之人,只是建木妖人還未誅殺,京城情況複雜,不知今後是否還有希望。”
他吐了口氣,彷彿卸下重擔:
“走吧,你為聰慧過人,早已在都尉司成為一些人眼中釘,如今京城這情況,我也護不住你,還不如早點離開。”
孔尚昭猛地點頭,眼圈微紅,不知該說什麼。
羅明子不僅幫他解決麻煩,還有知遇之恩。
他自小被族中看做癲人,這些日子雖說累,但正是羅明子的無條件信任,才讓他得以大施拳腳。
但不等他開口,羅明子又話鋒一轉,神情變得凝重“不過你跟著十二元辰南下,還得順道幫我辦件事。”
“好說!”
“別說一件,一百件都成!”
林胖子和蒯大有一樂,連忙拍著胸脯答應。
羅明子微微點頭,掃過眾人,“南方沿海倭患鬧得厲害,玄門不少弟子被重金聘請前往海外,以至於內部空虛,妖魔肆虐,邪道復起。”
“尤其最近有個‘鬼戲班’,接連做下幾樁大案,手法邪性得很!他們在蜀中時,便曾跟‘建木’妖人勾結。”
說著,羅明子探身向前,壓低聲音叮囑道:“我隨後會求李兄弟幫忙,查探此事,孔小子你腦子活絡,跟李衍他們一路南下,注意幫我查查,背後是否是建木妖人的計劃。”
“我仍會留在京城,免得此事無人問津。”
林胖子搶先拍胸脯:“羅大人放心!水路碼頭上的門道我熟!若真有邪祟作妖,掘地三尺也給您挖出線索來!”
蒯大有點頭如搗蒜:“對,對!什麼妖人,包在我們身上!”
這蒯大有雖是厲害匠人,但畢竟年輕,少年心性,又跟匠門那些老人起了衝突,早想離開京城遠遊。
但一個人走,又不甘寂寞。
能夠促成此事,心裡也是高興得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