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茹雙眸發亮,讚一聲:“文武雙全,可真不錯。”心中暗覺疑惑,不管怎麼看,陳晉都不像是那種出身鄉下的貧寒讀書人。
然而家世之類,她一個女子,不便多問。
陳瑾倒知道得多一些,可也沒見過陳晉用劍,劍法如何,不得而知。
姑且一聽。
山不高,半路停歇了一回,不用半個時辰,就登上山頂了。
頂上地勢平坦,居中竟還有一汪潭水,四周建築起亭臺樓閣,堆起大塊岩石,景緻相當不錯。
難怪名為“硯山”,這般形態,恰如一塊硯臺。
臨邊處,又有一座八角大亭子,名為“硯山亭”。亭中石桌石凳等一應俱全,四周石圍欄俱讓工匠雕刻過的,圖案精美,頗為講究。
陳晉走過去,憑欄而觀,居高臨下,正見到簸箕巷大片的屋宇連綿,如同一座城池。
中心區域,一座黑黝黝的方屋建築分外突出。遠看上去,仿若一座巨大的墳塋。
在院落中,有一棵大樹巍巍然,其樹冠是如此茂盛,大有獨木成林的形勢。
這應該是一棵老槐樹。
透過枝葉間,可見枝條上掛著一盞盞的大紅燈籠,數以百計,甚為壯觀。
這就是長樂堂陳氏大祠堂的粗略外觀。
陳晉之所以對此這麼感興趣,要先睹為快,自有考慮。
庶人無廟,宗族以祠堂為家廟。
而以簸箕巷的情況,陳氏出過進士,出過大官,他們受到朝廷封蔭後,具備個人獨立建廟的資格。
這些廟堂,便建立在祠堂邊上,形成佈局,合為一體,一起接受陳氏族群的香火祭祀。
在禮制規矩上,有仿效皇家太廟之意。
宗族祠堂,統一供奉的是自家祖宗神。對於小地方小宗族,祖宗難成神,要世世代代不間斷地進行香火祭祀,才能溫養出薄薄的神性靈光。
一旦遭受破壞,斷了香火,就前功盡棄了。
但對於高門豪族來說,情況大不相同。
他們底蘊深厚,傳承久遠,供奉的祖宗們得到正統敕封,便擁有神性法力,名副其實的“祖宗神”,能賜下祖蔭庇護。
陳晉此來,要找出那陳桂陽,然後誅之。
只要對方是長樂堂陳氏的子弟,那祖宗神這一關,就有可能撞上。
所以陳晉要提前來探一探虛實,驗一驗成色,從而知己知彼。
當下居高眺望,望見的只是外觀,並無多少實際意義,故而要想個法子混進去才行。
“吱吱喳喳!”
一陣鳥鳴聲傳來,卻是有一群山雀落在八角亭頂上。
陳晉心念一動,有了主意,神念激發。
下一刻,有一隻山雀驀然雙眼翻白,隨即振翅騰飛而起,離開了群體,朝著祠堂飛去。
它飛得頗快,雙翅扇動,一會之後,就來到祠堂的上空,先是落在高高的圍牆上。
這一圈圍牆,牆頭上還佈滿了鐵釘尖石片之類,防止被人攀爬。
山雀駐足片刻,然後飛去,準備藏在槐樹間。
忽然,有風吹起,槐樹枝條搖曳,一盞盞的大紅燈籠晃動,竟如同一隻只隱藏的眼睛,隨即有沙啞低沉的聲音響起:“何方鼠輩,竟敢窺視吾等?”
山雀頓時身體一沉,來不及飛走,仿若被彈弓擊中,啪的一響,墜落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