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仙山

第121章 121:人情變化,高價懸首

陳桂文重重一點頭:“父親,我知道了。今屆鄉試,我必中頭名。”陳世志欣慰地笑道:“那就好。看來咱家,很快又能增添一位一甲進士了。”

……

再度住進陳世真家,一切未變,依然住回原來的那個別院。

只是這一次,多了位新房客張桐。

別院裡空餘房間多得是,很好安排。

張桐出身不好,從小到大,受過許多的波折和苦難,卻也磨礪出他的適應力。

他也不是膽小的人,當初為了一尊破爛神像敢直面快刀。

昨晚目睹陳晉利劍出鞘,斬殺道人時,倒很是刺激了一下,終於明白為何陳晉之前說跟著他走會招惹麻煩的話了。

這何止是麻煩?

簡直是一場禍端。

但張桐並不後悔,士為知己者死。

認準了這一條路,就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何況他現在也沒別的路可走了。

住下來後,他覺得自己不能白住白吃,是以主動跟老管家陳伯交好,有甚事能幫得上忙的,就搶著來做。

由於他是跟著陳晉過來的,又是應屆考生,說不定就中了舉,所以陳伯他們對其頗為客氣。

至於葉燕客,練起劍來,則更為刻苦了。

他與赤丹道人交手,一招不敵,要不是陳晉出手,恐怕就得交代出去了。

葉燕客不怕死,出來闖蕩江湖,早把腦袋別在腰間了。

但他也不願隨便送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就要想方設法彌補、提升、變強……

這才是闖蕩江湖的正確方式。

接受陳晉的指點後,葉燕客對於劍法的領悟大有提高。

很顯然,陳晉對劍法的見解,與葉燕客師父的認識不在一個層面上的。

這就導致出現了一種割裂感。

葉燕客本來是學重劍出身的,可學到現在,他越來越發現,自己更喜歡,也更適合用快劍。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但那樣的話,他就得捨棄原來的路子,改練快劍。

改變劍法的風格特點,追求進步,無可厚非。

然而那也意味著葉燕客要否定對自己恩重如山的師父的教導,這才是最痛苦的抉擇。

為此,他特意去問陳晉的意見看法。

陳晉說道:“師父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徒弟走上最合適的路,故曰:因材施教。如果你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我想你師父在天之靈,定然會為你高興的。”

聽完這話,葉燕客終於做出了決定,在原來劍法的基礎上,進行修正,改練快劍。

其實他心中也明白,師父傳授給自己的,並非多高明的劍法。

不過傳授之恩大於天,師父的地位永遠無人能夠代替。

葉燕客當即把重劍藏於鞘中,決心不再動用,而用一柄新削的竹劍練起來。

他想到陳晉的話,當劍道大成,無論重劍輕劍,快劍慢劍,本質卻都一樣的,可融會貫通。

甚至說手中有沒有劍,都不再重要,只要做到“心中有劍”即可。

葉燕客很渴望那樣的境界,但知道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無數的歷練和實戰。

於是,他甚至動起了離開的念頭。

因為跟隨在陳晉身邊,葉燕客總覺得自己有靠山在,有退路可走,劍法便少了幾分一往無前的決絕和銳氣。

當然,就算離開,也不會是現在。

他要與陳晉一起等待長生觀的報復。

不過接下來的時日,一晃十多天過去,竟是風平浪靜,安然無事。

期間長生觀總壇倒是來人了。

聽聞訊息後,陳世真等人暗暗捏一把汗,提神戒備。然而對方只是來把簸箕巷的道觀給收拾乾淨,東西裝上車,然後帶著宋道人的骨灰,以及赤丹道人的屍體,直接搬走了。

就此,簸箕巷失去了長生觀這一脈的供奉。

而眾人所預測的興師問罪,以及報仇雪恨居然並未發生。

一時間,眾說紛紜。

有說長生觀本身就不以鬥法殺伐見長,對於赤丹道人的死始料不及。沒有做好開戰的準備,暫時便選擇了隱忍;有說赤丹道人身為護道士,幾乎代表了長生觀的最高戰力。他都被陳晉一劍殺了,還能派什麼人來?徒然送死罷了。

又有說法,說長生觀遭遇此事後,名望顏面大損,無論如何都吞嚥不下這口氣。是以釋出了高價懸賞,不管什麼人,只要能砍下陳晉的頭顱,便可獲得一枚“化神丹”的報酬。

這份懸賞並非公開的,而是透過某些隱蔽的地下渠道傳遞開來,引得江湖風起雲湧。

化神丹,那可是長生觀的鎮觀寶藥。服用此丹後,可大幅度提高化神的成功率,從而突破到第六境。

傳聞對突破第七境都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當然,傳聞多假。

只是人心往往寧可信其有。

由於陳晉住在陳世真家裡,那些見不得光的刺客殺手們要下手的話,就必須潛進簸箕巷裡來。

一時間,弄得簸箕巷風聲鶴唳,壓力大增。

好幾房的人聯合起來向陳世真施壓,要他“請”陳晉離開。

但陳世真堅稱陳晉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這個時候將恩人驅逐出門,等於無仁無義。

他決不能做那等忘恩負義之徒。

這時候,大房家主陳世志發話了,說陳晉身份特殊,不但是劍客,還是考生。其在三房家中寄居,做客,主要是為了等待鄉試揭榜。

所以,有什麼事,等到開榜之後再說。

他說話有分量,眾人便不再逼迫。

反正計算日子,距離揭榜也沒多少天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